這兩天,特朗普政府雖然還在打腫臉充胖子,拒絕徹底叫停關稅戰,但是種種跡象顯示,美國已經扛不住了,并且更加讓白宮無可奈何的是,中方遲遲不肯給美方臺階下。
本周三,美國CNBC新聞臺援引一位美國跨國公司高管的話稱,他們幾天前曾致電白宮詢問“中美通話的進展如何”,而白宮方面則告訴他們“中方仍沒有打來電話”。這位高管表示,特朗普政府嚴重高估了關稅對中國的制約力,并同時低估了中方的戰略定力。
盡管特朗普還不愿拉下臉,但是美財長卻急眼了,主動提議下周與中方舉行會晤。
不過,眼下局勢可不是美國想談就能談,先要答應中方的條件再說。
彭博社最近則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話稱,中方希望特朗普主動采取一系列積極措施,然后才能同意進行談判,包括控制其內閣成員對中國的抹黑、貶損言論,以對中國表現出更多的尊重。
簡單來說,就是中方希望美國高層管住自己的那張嘴,少對中國說三道四。
其他條件還包括但不僅限于:美國需要展現出更加持續、穩定的對華立場,以及解決中方重點關切的意愿,比如臺灣問題、解除對華制裁等。
彭博社的消息盡管沒有得到官方證實,但從目前來看,我們至少可以說,在美國政府沒有對中方展現出足夠的尊重前,特朗普恐怕是等不來中方的電話的。
至于與美談判,中方的回應很大方。
4月17日,針對記者提問商務部是否在工作層與美方有溝通,或將在近期與美國展開溝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中國商務部與美方對口部門一直保持工作層溝通。中方的立場一直很明確,對于美方進行經貿領域磋商持開放態度。
看吧,這才是真正的大國格局。
除了表面的開放態度,實際上,中方也為談判做了充足的準備。
日前,我國政府網發布最新聲明,將任命李成鋼,為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這一人事任命正值中美貿易關系緊張之際,所以中方這一任命,必定有特殊考量。
李成鋼的職業軌跡,就體現了國際法和經貿務實深度融合的特點。
從其學術履歷來看,他本科畢業于北大法律系,碩士在德國漢堡大學學習法律經濟學,使得其兼具法學思維和經濟學視野,擅長從規則層面解構國際貿易爭端。
畢業后,他在我國商務部擔任多個職位,對于反傾銷調查非常熟悉。2021年的時候,被任命為中國駐日內瓦世界貿易組織大使。在此期間深度參與中美貿易摩擦、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等重大事件。
最關鍵的是,擔任大使期間,李成鋼還與主要利益相關方建立并保持了聯系,其中就包括了美國代表。在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的第一屆政府期間,李成鋼也曾出任商務部部長助理,進一步加深了他在國際貿易政策制定中的實際操作經驗。
所以基于這幾點來看,其在當前背景下,確實是中方可任用的“王牌談判”。
顯然,中方的談判意愿與強硬立場,統一于“以斗爭求合作”的戰略邏輯。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現如今,中方把條件也列出來了,人也準備完畢了,那么接下來,就看特朗普如何展現對中方的尊重了。
當然,特朗普可以選擇接受,也可以選擇視而不見,任由中美繼續圍繞關稅問題對耗下去。反正越是這么拖下去,美國的境況就越不利,波音的訂單已經被中方全部撕毀了,接下來我們會瞄準哪個目標下手呢?有點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