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中的“治道”》
張羽軍 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壹卷YeBook
ISBN:978-7-220-13867-6
出版時間:2024年10月
定價:72.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了《淮南子》中的“治道”問題。緒論主要闡述先秦西漢的“治道”思想。第一章是對《淮南子》一書基本情況的簡介,以及對《淮南子》政治哲學相關研究文獻的批評。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別探討與“治道”問題有關的五個方面:適情、無為、禍福問題、儒學問題、制禮問題。第七章借鑒《淮南子》中的“治道”思想,對牟宗三與徐復觀的自由主義式“治道”觀進行評述。最后結論指出《淮南子》中“治道”的部分思想在近現代仍具影響。
作者簡介
張羽軍,哲學博士,從事中國哲學、政治哲學及歷史文化研究。
編輯推薦
該書較為全面地梳理了《淮南子》中的“治道”問題,批判了過往一些學者對《淮南子》中“無為”“適情”等問題不合理的闡述,指出了《淮南子》中治道思想各方面的價值,對于更為全面準確地了解《淮南子》提供了新思路。
目 錄
緒 論
第一節《淮南子》中“治道”問題在“治道”思想史中的定位
第二節《淮南子》語境中“治道”的含義
第三節《淮南子》中“治道”問題的五個方面的聯系
第四節 關于研究方法的考慮
第五節 研究內容簡介
第一章 《淮南子》基本情況簡介及相關政治哲學研究評析
第一節《淮南子》的編著者、內容和主旨、版本及注疏情況簡介
第二節 對《淮南子》政治哲學研究文獻的評析
第三節 小結
第二章 “適情”:治國者的內在態度
第一節 先秦西漢經典中與“適情”有關的問題
第二節 “適情”的基本義域
第三節 關于“適情”是治國者的內在態度的說明
第四節 “適情”的關聯性概念:“應”
第五節 “適情”與“無為”的聯系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無為”:治國者的外在行事方式
第一節 先秦西漢“無為”思想述略
第二節 “無為”的政治性
第三節 因循“自然”而“無為”
第四節 “常后而不先”而“無為”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損益”與“守常”:治國者保福避禍
第一節 損益
第二節 守常
第三節 小結
第五章 治國者與儒學
第一節 先秦西漢思想經典中的治國者與儒學這一主題
第二節 簡述《淮南子》中的儒學觀念
第三節 治國者利用、改造儒學中的“六藝”
第四節 治國者對儒學的學習態度:“適情”
第五節 儒學問題與治國者“制禮”行為的關聯
第六節 小結
第六章 “制禮”:治國者對禮的制作
第一節 先秦西漢思想史中關于禮的制作的觀點
第二節 對“制禮”的要求之一:制作具有多重道德標準的禮
第三節 對“制禮”的要求之二:改造前人之禮
第四節 “制禮”的兩個相關問題:鬼神問題以及愚民問題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反思牟宗三、徐復觀關于“治道”的觀點
第一節 反思牟宗三的“治道”觀
第二節 反思徐復觀的“治道”觀
第三節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四川人民出版社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推薦申報出版機構,歡迎學者優秀成果選擇我社推薦申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