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工信部: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公安部:輔助駕駛≠自動駕駛。
【文/觀察者網 周盛明 編輯/ 高莘】2025年4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要汽車生產企業近60名代表參加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會議圍繞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有關產品準入和軟件在線升級備案要求,聽取汽車生產企業落實情況及建議。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介紹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重點關注事項。
會議強調,汽車生產企業要深刻領會《通知》要求,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此前的4月14日,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也在官方公眾號發布題為《智慧領航,安全護航——智能網聯汽車輔助駕駛功能使用須謹慎》的文章。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提醒消費者,要警惕“高階智駕”陷阱,現階段的輔助駕駛≠自動駕駛。
文章中明確提及,盡管相關車企智能駕駛系統命名存在差異,但均突出“輔助”屬性,技術特征均屬于我國《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GB/T 40429-2021)規定的2級標準,尚未取得3級及以上等級認證。
此外,文章中還表示,部分電商平臺上銷售的“輔助駕駛作弊裝置”,俗稱“智駕神器”,通過物理配重、強磁吸附等技術手段,刻意欺騙車輛輔助駕駛系統的駕駛員監控系統(DMS),使其誤判駕駛人處于正常監管狀態,從而實現長時間脫離方向盤和視線的違規操作。
“這種行為不僅嚴重消解了智能駕駛安全冗余設計,更將駕駛人與其他交通參與者共同置于重大風險之中。”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表示。
文章提醒消費者,在使用輔助駕駛的過程中,要明晰技術邊界、規范熟練使用以及牢記禁用場景。此外,文章認為,企業應該發揮主體作用,強化新用戶培訓,切勿誤導宣傳。
從頂層設計層面,文章表示接下來會強化法規體系與責任邊界、推動標準升級與技術監管,以及構建多維度安全教育體系。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