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確定要去見他嗎?”女兒小聲問道。
林萍的手在門把上停頓片刻,轉頭看向女兒眼中的擔憂。
“媽,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人們會怎么說?”
林萍輕輕搖頭,眼神堅定卻又帶著不可名狀的忐忑:“在這個年紀,我本該安于平淡,卻不知為何,每次想到他,心里就泛起漣漪......”
她沒有說完,因為有些話,即使是對女兒,也難以啟齒。
01
陽光明媚的周末,林萍和同事們組成的醫院義診小組來到了郊區的青河村。
診療臺前排起了長隊,村民們對這難得的免費看病機會十分珍視。
五十六歲的林萍,作為縣醫院骨科的資深護士長,手法嫻熟地為村民測量血壓、記錄癥狀。
她的動作利落而精準,眼神專注,舉手投足間透著數十年醫護工作積累的從容與溫柔。
不遠處的廣場上,一場農產品展銷會正在進行,吸引了不少城里來的游客。
“林護士長,休息一會兒吧,已經忙了一上午了。”同事遞來一杯水,關切地說道。
林萍接過水杯,輕輕搖了搖頭:“不礙事,等把這些村民們都看完吧。”
她的嘴角掛著淺淺的微笑,眼角的細紋在陽光下格外明顯,卻絲毫不減她溫婉的氣質。
終于,在下午三點左右,義診工作接近尾聲。
林萍伸了個懶腰,決定趁著收拾器材的間隙去參觀一下傳說中的有機農場。
沿著村道行走,她被路邊盛開的野花吸引,不小心踩到一塊松動的石頭。
“啊!”一聲輕呼,林萍失去平衡,右腳一扭,整個人向前栽去。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雙有力的手臂從身側伸來,穩穩地扶住了她。
“大姐,您沒事吧?”一個溫厚的男聲在耳邊響起。
林萍抬頭,看到一張曬得黝黑卻十分清秀的臉龐,對方眼中滿是關切。
“謝謝,我...我的腳好像扭到了。”林萍試著站穩,卻發現右腳傳來一陣劇痛。
“別動,我看看。”年輕人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查看她的腳踝,“有些腫了,需要馬上處理。”
他的動作既輕柔又專業,讓林萍這個專業護士都有些驚訝。
“我叫張磊,是青河有機農場的負責人,農場就在前面不遠,我先帶您過去處理一下。”
不等林萍回應,張磊就輕輕托住她的手臂,幫助她慢慢站起。
看出林萍行動困難,張磊略一猶豫,彎下腰:“大姐,您別見怪,讓我背您過去吧,就幾百米。”
林萍有些尷尬,但疼痛讓她無法拒絕這個提議。
背上這位中年婦女,張磊健步如飛,卻又格外小心,生怕顛簸加重她的傷勢。
很快,一座樸素典雅的農場大門出現在眼前,門匾上“青河有機農場”幾個字端正有力。
在農場的休息室里,張磊找來醫藥箱,取出冰袋和繃帶。
“您是專業的,要不您指導我怎么處理?”張磊有些局促地問道。
林萍微笑著接過冰袋:“謝謝你,年輕人,其實很簡單,先冰敷減輕腫脹,然后簡單包扎一下就好。”
處理完腳踝,林萍本想打電話叫同事來接她,卻發現手機沒電關機了。
“大姐,我送您回去吧,正好我的貨剛卸完,要回城里一趟。”張磊自然地提出建議。
一路上,兩人聊起各自的情況。林萍得知張磊三十三歲,大學學農業技術,父母相繼去世,一個人經營著這個有機農場。
回到醫院后,張磊堅持把林萍送到了辦公室,還幫她向同事們解釋了情況。
臨走前,張磊有些局促地掏出手機:“林護士長,我存一下您的電話號碼吧,改天送些新鮮蔬菜過來,就當謝謝您給我上的這堂急救課。”
林萍猶豫了一下,還是報出了自己的號碼。
晚上臨睡前,林萍收到張磊的信息問候,心中泛起一絲莫名的溫暖。
第二天中午,林萍正在護士站整理病歷,前臺護士小李跑過來告訴她有人找。
走到門口,她看到張磊手提兩個大袋子站在那里,臉上掛著陽光般的笑容。
“林護士長,我來看看您的腳好些了沒,順便帶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張磊有些靦腆地說道。
林萍有些意外,卻又莫名地感到一絲開心:“謝謝你,不用這么客氣的。”
趁著午休時間,林萍邀請張磊去醫院食堂吃飯,算是感謝他的好意。
食堂里,張磊眼睛一亮,開始講述自己的創業故事:“我是大學學農業技術的,畢業后在城里一家農業公司干了幾年。后來爸爸生病,我回到老家照顧他,發現咱們這里的土地水源都很好,很適合發展有機農業。就這樣,我把積蓄都投了進去,從兩畝試驗田開始,現在已經有了五十畝規模,還帶動了周圍幾戶村民一起種。”
林萍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對這個年輕人的創業精神感到欽佩。
“你呢,林護士長?家里有幾口人啊?”張磊也自然地問起林萍的情況。
林萍微微一笑:“就我和女兒兩個人,她比你小幾歲,在市里一家公司做設計師。”
“您丈夫...”張磊話說一半,意識到自己可能問了不該問的問題,連忙住口。
林萍神色平靜:“走了有十五年了,車禍,當時小雨才上高中。”
張磊默默點頭,兩人之間突然陷入一種奇妙的沉默,都感受到了對方生命中的空缺和堅強。
回到護士站,張磊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道:“林護士長,我能不能向您請教一些農場急救知識?我農場工人不少,有時候會有些小傷小病,我想學點基本處理方法。”
林萍欣然同意:“當然可以,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你什么時候有空?”
就這樣,兩人約定了三天后在醫院見面,進行簡單的急救知識培訓。
晚上回到家,林萍將張磊帶來的蔬果洗凈,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餐等女兒下班。
小雨狡黠地看著母親:“媽,那個小伙子是不是對你有意思啊?特意送這么多東西來。”
林萍被女兒的話噎住了,臉上浮現一絲紅暈:“胡說八道,人家就是感謝我教他急救知識。”
飯后,小雨突然正色道:“媽,其實我覺得,你這個年紀有個人陪伴挺好的。爸爸走了這么多年,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和我身上,從來沒想過自己。”
林萍深吸一口氣:“傻孩子,媽媽已經這個年紀了,哪還想那些事情。”
小雨搖搖頭:“年齡只是數字,重要的是心態。你看你,才五十多歲,身體健康,氣質好,為什么就不能再找個伴呢?”
夜深人靜,林萍躺在床上,回想起今天與張磊的交談,以及女兒的話語。
她翻看手機相冊中丈夫的照片,輕聲說道:“老伴,你說我這把年紀,還能再尋求幸福嗎?”
02
周三上午,張磊準時出現在醫院門口,手里提著一袋新鮮蔬果。
林萍帶著張磊來到醫院的培訓室,開始了急救知識的教學。
她耐心地講解各種常見傷害的處理方法,從割傷、燙傷到扭傷、骨折。
張磊聽得認真,不時提問,展現出超乎尋常的學習能力。
臨走時,張磊突然問道:“林護士長,我能不能請您周末到我農場參觀指導一下?我想在農場設置一個簡易醫療站,為工人和游客提供基本的急救服務。”
林萍思考了一下,答應了下來:“好啊,正好我周末休息,可以去看看。”
周六上午,張磊親自開車來接林萍,車上還坐著一位年輕女孩,是張磊的妹妹張蕾。
白天的農場比林萍上次匆匆一瞥時看到的更加美麗壯觀。
綠油油的田野一望無際,各種蔬菜水果錯落有致地種植著,幾座現代化的大棚在陽光下閃爍著銀光。
林萍跟著張磊參觀了整個農場,從育苗區到收獲區,從包裝車間到銷售展廳。
兩人一起規劃醫療站的布局和設備,配合出奇地默契,好幾次同時說出同樣的想法,然后相視而笑。
飯后,張磊提議帶林萍去參觀農場后山的野花谷,那里有許多自然生長的藥用植物。
到達山頂,眼前是一片花海,各種野花競相綻放,蜂蝶飛舞,景色如畫。
“太美了!”林萍驚嘆道,站在山頂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
張磊靜靜地站在她身邊,眼神中帶著欣賞:“林護士長,你知道嗎?你站在花海中的樣子特別美。”
這句突如其來的贊美讓林萍愣住了,臉上浮現一絲紅暈。
“你這孩子,說什么呢,我這把年紀了。”林萍輕輕拍了一下張磊的手臂,語氣中帶著羞澀。
張磊認真地看著她:“年齡只是數字,重要的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你知道我第一次見到你是什么感覺嗎?”
林萍搖搖頭,心跳不自覺地加快。
“我看到你在義診現場忙碌的樣子,那種專注和溫柔,就像這山上的野花,樸實無華卻散發著生命的活力和美麗。”
林萍沒想到這個樸實的農村青年能說出如此富有詩意的話語,一時間不知如何回應。
下山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小雨讓兩人不得不加快腳步。
張磊脫下自己的外套給林萍披上,自己卻淋著雨走在前面為她開路。
回到農場,兩人都有些狼狽,但彼此的笑容卻格外燦爛。
接下來的日子,張磊經常來醫院找林萍請教醫療站的相關問題。
有時候會送來新鮮的蔬果,有時候會帶來自制的點心,每次都不會空手而來。
醫院的同事們開始注意到這個經常出現的年輕人,私下里議論紛紛。
“林護士長,那個年輕人是不是對你有意思啊?”有關系好的同事開玩笑地問道。
林萍總是笑著搖頭:“別胡說,人家只是把我當老師尊重。”
但她心里卻不得不承認,每次收到張磊的信息,每次看到他出現在醫院門口,她的心都會不由自主地跳快。
一次偶然的機會,醫院食堂的采購經理抱怨近期蔬菜質量不好。
林萍想到了張磊的有機農場,主動牽線搭橋,促成了醫院與青河農場的合作。
這一下,張磊來醫院的次數更多了,幾乎每周都要來兩三次送貨。
每次送完貨,他都會到林萍的辦公室坐一會兒,聊聊農場的近況,或者請教一些醫學問題。
漸漸地,兩人的話題從工作延伸到生活,從現在聊到過去,分享著各自的人生故事。
林萍得知張磊曾經有過一段失敗的戀情,對方嫌棄他回鄉務農的選擇,最終選擇了分手。
張磊也了解到林萍與丈夫的相識相愛,以及失去愛人后獨自撫養女兒的艱辛。
隨著交流的深入,兩人之間建立起一種超越年齡和身份的親密友誼。
03
一天晚上,林萍剛洗完澡,收到了張磊發來的信息:“林護士長,農場的醫療站完工了,您有空來驗收一下嗎?”
附在信息后面的是醫療站的照片,一切都按照林萍的建議布置得井井有條。
看著這些照片,林萍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和欣慰,她回復道:“做得很好,周末我去看看。”
放下手機,林萍走到鏡子前,望著鏡中的自己。
五十六歲的臉龐上已經有了明顯的皺紋,眼角的魚尾紋在笑起來時格外明顯。
她輕輕撫摸著自己的臉頰,想起前幾天同事們的調侃:“林護士長最近氣色真好,是不是談戀愛了?”
“我這把年紀了,還談什么戀愛...”林萍自言自語,卻控制不住地想起張磊的陽光笑容。
她搖搖頭,強迫自己回到現實:“他才三十多歲,正是大好年華,而我已經是奔六的人了,年齡差得太多。”
但心底深處,卻有個聲音在反駁:“可是,你真的對他沒感覺嗎?”
第二天上班,林萍看起來有些疲憊,護士站的同事們都看出了她的心不在焉。
下班回家的路上,林萍決定去看看老閨蜜王琳,想尋求一些建議。
王琳比林萍大兩歲,是退休教師,丈夫去世后一直獨居,生活倒也自在。
面對多年的老友,林萍終于卸下防備,將遇見張磊后的種種感受和糾結一一道來。
王琳認真地聽完,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道:“老林啊,我看你這是動心了。”
林萍的臉一下子紅了:“胡說什么呢!我這把年紀了...”
“年齡怎么了?”王琳打斷她,“現在都什么年代了,只要兩情相悅,年齡真的那么重要嗎?”
林萍搖搖頭:“我們差了二十多歲啊!我都能當他媽了。”
“那又如何?”王琳反問,“如果你們在一起開心,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這比年齡更重要。”
“再說了,”王琳繼續道,“年輕人選擇年長女性的例子也不少見,人家可能就喜歡成熟穩重的類型呢。”
林萍嘆了口氣:“可是,村里人會怎么說?醫院的同事會怎么想?小雨會怎么看?”
王琳用手指敲了敲桌子:“別人怎么說關你屁事?人生苦短,如果有機會獲得幸福,就該勇敢地去爭取。你喪夫十五年了,一直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和女兒身上,難道不該為自己活一回嗎?”
臨走時,王琳拉著林萍的手:“老姐妹,答應我,別讓世俗眼光阻礙你追求幸福的腳步,好嗎?”
回到家中,小雨已經做好了晚飯,正在客廳看電視。
吃飯時,小雨突然說道:“對了媽,張磊哥今天給我發信息了,說農場要舉辦一個豐收節,邀請我們去參加。”
林萍的筷子頓了一下:“他給你發信息了?”
小雨點點頭:“是啊,我們上次見面交換了聯系方式。他人挺好的,很尊重你,還經常問我你喜歡什么。”
林萍心跳加速:“他...他問了些什么?”
小雨狡黠地笑了:“問你喜歡什么花,喜歡聽什么歌,平時休息喜歡做什么...”
“你怎么回答的?”林萍有些緊張地問道。
小雨放下筷子,認真地看著母親:“媽,我老實說,我覺得張磊哥人挺好的,對你也是真心的。你們年齡雖然差得多,但如果他能讓你開心,能關心照顧你,我是支持的。媽,爸爸走了這么多年,你為了我放棄了很多,現在我長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你也應該為自己考慮了。”
小雨的聲音溫柔而堅定,眼中流露出對母親的深深關愛。
林萍眼眶濕潤了:“傻孩子,你想得太多了,我和張磊只是普通朋友。”
小雨聳聳肩:“隨你怎么說,反正我已經代你答應參加豐收節了,就在這周末。”
04
周末很快到來,林萍比平時花了更多時間打扮自己。
她選了一件淡藍色的連衣裙,簡單而優雅,輕輕化了妝,遮蓋了一些歲月的痕跡。
張磊親自開車來接她們,看到林萍的打扮,眼前一亮:“林護士長,您今天特別漂亮!”
這直白的贊美讓林萍臉上微微發熱:“謝謝,豐收節是大日子,當然要隆重一些。”
農場里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張磊的工人和附近的村民都來參加活動,農場前的廣場上搭起了舞臺,擺滿了各種農產品展臺。
張磊一直陪在林萍身邊,熱情地向她介紹每一個環節,眼神中滿是期待和欣喜。
豐收節的高潮是晚上的篝火晚會,村民們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歡慶豐收。
晚會接近尾聲時,張磊突然上臺拿起吉他:“今天,我想唱一首歌,送給一位特別的人...”
張磊的歌聲響起,那是一首關于秋天和愛情的歌曲,歌詞中講述了一個關于晚秋相遇的溫暖故事。
林萍聽著聽著,眼眶濕潤了,這首歌仿佛就是講述著他們之間的故事。
晚會結束后,張磊提議帶林萍去看看完工的醫療站,小雨善解人意地表示有些累了,想先回客房休息。
離開醫療站,張磊提議去農場后面的觀景臺看看夜景。
觀景臺建在一個小山坡上,視野開闊,可以俯瞰整個農場和遠處的村莊。
夜風微涼,林萍不自覺地緊了緊衣服。
張磊注意到她的動作,自然地脫下外套披在她肩上:“晚上涼,您別著涼了。”
兩人并肩站著,看著遠處星星點點的燈光,一時間誰都沒有說話。
終于,張磊打破了沉默:“林護士長,我有話想對您說...”
林萍的心跳加速,她隱約猜到張磊要說什么,既期待又害怕。
“其實...”張磊轉過身,認真地看著林萍的眼睛,“自從遇見您那天起,我就被您吸引了。您的溫柔,您的智慧,您的堅強,都讓我深深著迷。我知道我們之間有很多差距,年齡、經歷、身份...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對您的感覺是真實的。”
林萍聽著這突如其來的告白,心中五味雜陳,又驚又喜又忐忑。
“張磊,你...”她想說些什么,卻不知從何說起。
張磊輕輕握住林萍的手,那雙因常年勞作而略顯粗糙的手傳遞著溫暖和力量。
當張磊的手輕輕握住林萍的手時,一種電流般的感覺從指尖傳遍全身。
林萍的臉瞬間紅了,像個小姑娘一樣羞澀又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