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繼前不久特朗普簽署所謂“對等關稅”行政令后,多國陸續出臺反制措施。日前,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表示,“對等關稅”于9日生效生效。格里爾稱,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其他國家就關稅問題進行的談判沒有具體時間表。特朗普已明確表示,近期不會實施關稅豁免。同時,加拿大財政部長商鵬飛宣布,對美國汽車對等征收25%關稅措施美國東部時間9日0時1分生效。
從美國國內看,特朗普剛上臺違背了競選承諾,大搞貿易戰造成美國經濟的損失,加速美國共和黨建制派內對特朗普支持率的下跌,為美國中期選舉特朗普的跛腳埋下了伏筆。
從國際角度看,特朗普的貿易戰給美國造成巨額損失,也讓美國的盟國對美國失望透頂,從而提高一帶一路的支持度,會促使更多的美國盟國不同程度的參與到一帶一路項目中。美國共和黨議員都認為,特朗普此舉無疑給中期選舉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汽車制造(資料圖)
近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美中之間是否會就貿易問題進行會談或談判?”對此,發言人表示,美方的所作所為沒有體現出想要認真對話的意愿。美方如果真的想談,就應該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態度。如果美方置兩國和國際社會的利益于不顧,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中國表態可以“奉陪到底”的另一個因素,是美國本身面臨的“滯漲”風險。
很顯然,這番回應,實際上也是在向特朗普喊話,表明中方的態度。畢竟,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他一直在尋求跟中國談判。比如,不管是對中國兩次加征10%的關稅,還是對中國加征34%的所謂對等關稅,亦或是威脅中國繼續加征50%的關稅,其實都是特朗普試圖尋求跟中國談判的一種方式。說白了,跟中國打貿易戰并不是特朗普的真正目的,這只是他實現其核心目標的一種手段。特朗普的核心目標,就是為了讓中國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向美國妥協、讓步。
特朗普(資料圖)
在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后,中國很快就宣布對美國所有產品征收34%的關稅,是世界上第一個反制“對等關稅”的國家。宣布速度快,反制幅度大,覆蓋范圍大——這意味著中方已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經貿領域也有更強的韌性來應對特朗普的瘋狂舉動。同時,中方向全球各國傳遞一種鮮明的態度,對于違反國際規則的單邊行徑,我們會堅決反制到底。而這恰恰讓特朗普坐不住了。在他看來,不應該有國家反抗,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應該“打不還手”,乖乖找美國談判。
無論有沒有美國市場,都不會影響到中國商品。咱們的產品依舊有著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在美國市場因為客觀因素賣不動沒關系,咱們還有東南亞市場和非洲市場,它們是真正的新興市場,需求同樣很大。再退一步說,就算中國商品出不了海,咱們自己的龐大市場也算是一條后路。反觀美國,美國欠缺的就是制造業,否則特朗普也不會搞什么制造業回流美國,這個硬傷就注定了美國經濟是缺乏韌性的,一旦美國經濟出現問題,是沒有東西給它兜底的。
跨國貿易運輸(資料圖)
而對于中國來說,相比2018年中美的貿易戰,現在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特別是在芯片和人工智能領域,中國已經有很強大的內生能力,對進口的依賴已經不大。如果特朗普繼續堅持他的極端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完全可以依靠新興市場及內部驅動力進行抗衡,最終美國將會因自身經濟的承壓而妥協,到時候,新一輪博弈又開始了。
值得一提的是,“關稅不確定性導致美國航運貿易面臨重大中斷。”美國金融信息網站“Guru Focus News”13日報道稱,美國政府近期宣布加征關稅后,美國的海上貿易正遭受“關稅沖擊波”。數據顯示,運往美國的集裝箱預訂量第一季度激增,但目前已出現“崩潰”跡象。美國進口集裝箱“預訂凍結現象普遍”,鑒于其他美國貿易伙伴的關稅措施目前處于90天暫停期,航運商在2025年剩余時間內將面臨高度難以預測的貿易形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