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近日,第11屆國際隧道安全會議(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unnel Safety and Security ISTSS 2025)在冰島雷克雅未克召開,來自全球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代表出席會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紀杰教授受邀作大會邀請報告,這是中國學者首次在該系列性國際會議上作大會邀請報告。
報告題為《隧道內受限火羽行為及自然和機械排煙方法綜述》(Overview of confined fire plume behavior and smoke exhausting methods by natural and mechanical ways in tunnels),以隧道火羽流發展的不同階段需要專注的重要問題為主線,系統綜述了隧道火災行為特征和主要排煙方式研究的發展歷程和最新進展。在隧道火災行為特征部分,介紹了從經典火災理論、建筑內狹長空間火災到隧道火災的研究脈絡,著重闡述了課題組在隧道受限火羽流行為方面的研究結果。在隧道火災煙氣防控部分,介紹了國內外學者從案例分析、機理闡釋到排煙設計優化的研究發展過程,重點闡述了課題組在不同排煙方式排煙效率和效果方面的量化模型和研究結論。在報告最后,提出了隧道火災未來的研究挑戰和熱點問題,并就參會學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據介紹,紀杰教授已從事狹長空間(隧道、地鐵、長通道等)火災行為研究20年,研究結果被國內外學者廣泛引述、驗證和應用,服務于國家和地方重大工程建設。已發表論文170余篇,出版《狹長空間煙氣流動特性及控制方法》《高層建筑火災動力學》等學術專著。入選國際燃燒學會會士、國家級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連續入選愛思唯爾年度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優秀青年基金項目等。任《消防安全雜志》(Fire Safety Journal)、《消防技術》(Fire Technology)等期刊編委,公共安全技術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工程防火技術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建筑學會建筑防火綜合技術分會副理事長等。
紀杰教授(中)與豪庫爾·因加森教授(Prof. Haukur Ingason)、安德斯·隆內馬克博士(Dr. Anders Lonnermark)合影
國際隧道安全會議(ISTSS)是瑞典RISE研究院于2004年發起的全球性隧道與地下空間安全學術論壇,每2年舉辦一次,已先后在美國格林貝爾特、西班牙馬德里、瑞典斯德哥爾摩、德國法蘭克福、美國紐約、法國馬賽、加拿大蒙特利爾、冰島雷克雅未克等城市成功舉辦11屆,是目前全球隧道火災安全領域最具影響的系列性國際學術會議。
本屆國際隧道安全會議還邀請了《隧道火災動力學手冊》(Tunnel Fire Dynamics Handbook)作者、瑞典RISE研究院豪庫爾·因加森教授(Prof. Haukur Ingason),國際火災學會副主席、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詹妮弗·溫(Jennifer Wen)教授等學者作大會報告,會議匯集了在地下空間安全、消防、運輸、風險管理、應急管理、設計、運營等方面工作的專家,為領域內科研人員和工程師們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機會。
在晚宴上,學術委員會委員們和多位冰島當地學者給大家帶來了精彩的脫口秀、手風琴、薩克斯和歌唱表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