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21日是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的活動主題是“科學防癌,健康生活”。每年一度的腫瘤防治宣傳周是向公眾普及癌癥防治知識的關鍵時刻,呼吁全社會關注腫瘤“防篩診治康”的科學理念。國家癌癥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新發癌癥病例超過480萬,癌癥仍是威脅公眾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令人欣慰的是,隨著醫學的進步,癌癥已從“不治之癥”逐漸轉變為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浙江省壹加壹公益基金會聯合全國百家公益機構與多家兒童專科醫院,發起“世界腫瘤日守護雪地小蘭草”公益行動,旨在通過科普宣傳、資源聯動與社會關愛,呼吁全社會關注兒童實體腫瘤患兒群體,助力提升早篩早治意識,改善患兒生存質量。
被忽視的“暗瘤”,“雪地小蘭草”亟需社會關注,實體腫瘤是指發生于人體實體器官的惡性腫瘤。數據顯示,兒童惡性實體腫瘤已超過白血病的發病率。因社會公眾認知不足,醫療資源緊缺,社會保障尚未健全,再加上手術費用較高,一直以來,該病種都是被忽視的“暗瘤”。為什么將實體腫瘤患兒稱為“雪地小蘭草”?仲冬時節萬物沉寂,然而一種叫荔挺的蘭草感受到了陽氣萌動,獨自與嚴寒抗衡,勇敢地發出新芽。因此,壹加壹基金會搭建社會力量參與實體腫瘤兒童關愛體系,開展“蘭草重生計劃”,寓意著全社會用愛的陽光,照亮每一位實體腫瘤患兒,使他們能夠戰勝病魔,迎來希望的春天。全民行動,公益機構與醫院聯動,點亮希望之光,此次行動中,全國百家公益機構在社區、廣場、醫院等場所懸掛“關愛雪地小蘭草”主題條幅,并聯動商場、政務大屏播放統一設計的科普海報,普及防治知識,號召公眾關注患兒群體。
4月17日,世界腫瘤日,張家界市微愛公益服務中心在澧濱小學、永定街道紫云社區、北正社區、紫舞公園等多個地方,開展世界腫瘤日宣傳活動,提升公眾對腫瘤疾病的認知,為患者傳遞溫暖與支持。
在學校,志愿者龔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腫瘤的基本概念、早期癥狀以及預防方法,強調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鼓勵青少年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腫瘤疾病的威脅。在社區和公園等人流密集區,志愿者們在現場拉起“關愛雪地小蘭草”主題條幅,并向過往行人耐心細致地講解腫瘤防治知識,從腫瘤的早期癥狀,如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持續性的疼痛、異常出血等,到有效的預防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定期體檢等,志愿者們講解得面面俱到,讓市民們對腫瘤疾病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為了進一步擴大活動影響力,在部分活動現場還設置了電子大屏幕,循環播放主題宣傳內容,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這種多樣化的宣傳方式,讓腫瘤防治知識更加深入人心。
此次宣傳活動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積極響應和高度評價。一位社區居民表示:“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讓我們了解了腫瘤防治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位年輕人則說:“以前對腫瘤疾病了解不多,通過這次活動,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知識,也明白了早期預防和篩查的重要性。”這場世界腫瘤日宣傳活動,如同一束溫暖的光,照亮了公眾對腫瘤防治的認知之路,也傳遞著社會各界攜手抗癌的堅定決心,給予腫瘤患者更多的關愛和支持,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增強戰勝病魔的信心,驅散腫瘤的陰霾,迎來健康美好的明天。(記錄者 周海燕)
責任編輯:丁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