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國訊近年來,湖南省祁東縣人民醫院以提升急危重癥救治能力為核心,通過深化醫聯體合作、強化專科建設、優化應急體系等舉措,實現了醫療服務質量的歷史性跨越,為守護縣域群眾生命健康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打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通道
自2022年與衡陽市中心醫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以來,祁東縣人民醫院在技術幫扶、雙向轉診、學科共建等方面成效顯著。例如,2025年2月,一名外耳道惡性黑色素瘤患者通過醫聯體平臺實現“基層首診—上級手術—縣級康復”無縫銜接,節省醫療費用超30%。同時,上級醫院專家常態化駐點指導,如湘雅醫院袁賢瑞教授對顱底外科發展的規劃,為神經外科獨立開科(2025年計劃)奠定基礎。目前,該院普外科微創技術、五官科腫瘤手術等已實現“大病不出縣”,年開展腹腔鏡手術超500臺。
急危重癥救治能力:多學科協作創造“生命奇跡”
醫院構建了“警醫聯動+綠色通道+多學科聯合”應急體系,2025年3月,神經外科單日完成4例重癥蛛網膜下腔出血手術,連續奮戰18小時,全部患者轉危為安;4月,與交警部門協作在“黃金一小時”內成功搶救枕骨大孔疝患者,術后5天患者恢復自主意識。此類案例印證了醫院在顱腦創傷、腦血管病等領域的救治水平已躋身市級前列。
專科能力提升:從“跟跑”到“領跑”的技術突破
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策略,醫院專科建設成果斐然,微創外科:承辦2024年衡陽市腹腔鏡技能大賽,青年醫師祝成新斬獲一等獎,展現基層技術骨干實力;神經外科:自主完成首例顳骨惡性腫瘤根治術,并規劃2年內開展顱底腫瘤、垂體瘤等復雜手術; 綜合救治:2025年新建重癥監護單元,配備三維重建、神經電生理監測等設備,急危重癥搶救成功率提升至92%。
區域輻射與公益擔當:讓群眾就醫更有“醫靠”
醫院立足縣域醫療中心定位,2024年牽頭成立“衡陽市普外科微創技術培訓基地”,為鄉鎮衛生院培養骨干186人;同時通過“急救科普進社區”“交通事故定點救治”等舉措,年均惠及群眾超2萬人次。警醫聯動案例多次獲省級媒體報道,成為縣域應急醫療的典范。
展望未來,祁東縣人民醫院將繼續深化醫聯體合作,加速推進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設,力爭2026年前建成省級重點專科2個,打造“30分鐘縣域急救圈”,為“健康祁東”建設提供更強保障。
(格祺偉 通訊員:李峰 匡登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