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年,47歲的哲學家叔本華將女鄰居瑪爾奎從樓上推下,造成其終身殘疾。法官判他余生按季度支付賠償,并加以照顧。誰知20年后,他卻在賬本寫下6個殘忍的字:老婦死,重負釋。
這幾個字看起來十分尖酸刻薄,實在不像一個思想家能寫出來的話,但對他而言,這的確是一種解脫。
他與女鄰居的爭執其實很簡單,其中有客觀原因,當然也存在主觀的偏見。
“你們吵到我思考了,我的耳朵里充斥著無止盡的噪聲,這是對我的一種折磨。”
叔本華積壓已久的情緒終于在這一天爆發了,他已經不能再忍耐這樣的折磨,這讓他近乎抓狂。
女鄰居看到頭發亂糟糟,面連陰郁的叔本華,客氣的道了歉,但也說明了自己就是一個好客的人,沒有理由趕朋友們走。
于是,每天,不管是叔本華在睡覺還是在寫作,門外那細微卻接連不斷的大笑、玩鬧聲,總能精準的找到他的耳朵,并一擁而入,他捂著耳朵,抓著頭發,試圖交涉,不管用什么辦法都不行。
他認為,有些人不能理解噪音的影響,是因為那些人對“智力活動”不敏感,這當然是一種極其委婉的表達,他想說,只有“會思考”的人才會受到影響。
生活在城市當中,總是會受到噪音的污染,因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迫拉進,人們的生活也在無意識之中交叉融合。
叔本華比較特殊,他的工作和生活都需要安靜一點,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會就此問題和鄰居爆發激烈的爭吵,雙方互不相讓。
因此,在爭吵中,鄰居摔到了樓下,據說是叔本華沒有控制住情緒干的。
因此,這件事就被搬上了法庭,叔本華開始了自己的一番辯論,他堅信,噪音會讓天才的智力降低至普通水準。
法官卻并不吃他這一套,即使認定噪音影響了他的生活,但還會是讓他負責鄰居的往后余生,并且還要支付費用。
這樣的結果,他顯然不服氣,于是,便開始據理力爭,可法官的威嚴也是不容挑戰的,最終一錘定音,宣布結束。
叔本華心不甘情不愿的履行義務,但是他心中還是充滿了不滿的負面情緒。
實際上,不排除噪音的確扼殺了他腦袋中即將誕生的智慧,也打破了他個人的沉思的愉悅時光。
其實,現在我們很多人應該也深受其擾,之前新聞中也出現過各種因為噪音而傷害鄰居的行為。
除了叔本華之外,還有其他名人甚至因此“喪命”,這個人正是很多人熟知的漫畫家約翰里奇。
那些馬車聲,小販叫賣聲,街頭音樂聲等等,這些都讓這位漫畫家本就敏感脆弱的心靈遭受了重創。
也正是在這樣的折磨下,他留下了寧愿在地下“沉思”都不愿受這種折磨的話與世長辭。
當然,除此之外,叔本華還帶有一種偏見,這個鄰居剛好是女性,他由于自身心理原因以及家庭影響,與女性相處方面,一直都存在很大的問題。
他本來生活的十分無憂,他母親也是一位文學愛好者,但是他的才華卻并沒有讓他親近母親,反而嘲笑自己母親的文字。
更重要的是,他父親的離世,讓他將母親認定為殺人兇手,真想外界不得而知,但是兩人的關系就此惡化,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在之后的感情生活中也十分擰巴,幾乎沒有女性能和他友好相處下去。
這種思想已經深入他的靈魂,讓他對女性天然有一種“厭惡”,所以,與鄰居的爭執也會急速惡化。
鄰居離世之后,他也將自己的興奮總結成六個字---老婦死,重負釋,令人震驚。
信息來源:噪音研究|我們是被惱人的鄰居剝奪了享受安靜的權利嗎?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