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稱,此時此刻,數千名烏克蘭士兵正被俄羅斯軍隊“完全包圍”,處境非常糟糕,“我強烈要求普京總統饒他們一命”。普京則表示,俄方已了解到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的呼吁,即對在庫爾斯克州被俄軍包圍的烏軍人員予以寬待。普京指出,烏軍在庫爾斯克州犯下了多起針對平民的罪行,這些行為已被俄羅斯總檢察院定義為恐怖主義行為。普京強調,俄羅斯理解特朗普呼吁對被包圍的烏軍給予寬待的立場。
烏克蘭軍隊在庫爾斯克方向的攻勢遭遇挫敗后,戰場形勢變得異常嚴峻。尤其是在戈戈列夫卡以西地區,一支規模不小的烏軍部隊陷入俄軍的包圍圈,處境岌岌可危。這部分被圍困的力量據估計達到兩千五百人左右,其中情況更為復雜的是,還夾雜著數百名來自不同國家的雇傭兵,甚至有消息透露包含數十名北約方面的軍事顧問或軍官人員。對如此困境,烏克蘭軍方高層迅速策劃一場緊急救援行動,目標直指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的邊境地帶,試圖打開一條通道,
俄烏戰場(資料圖)
根據俄羅斯方面發布的消息,困守城內的烏克蘭部隊日子變得異常艱難。后勤補給幾乎斷絕,前線士兵連基本的溫飽都成問題,部分單位每日的口糧供應量嚴重不足,僅能勉強維持生存。更要命的是彈藥匱乏,庫存量據說連正常作戰消耗的三成都難以保證。這種物資極度短缺的狀況,直接導致烏軍整體戰斗力的急劇下滑,戰場上的主動權已然易手。缺乏食物和彈藥,士兵們空有戰斗意志也難以發揮。
就在此時,據央視新聞消息,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英國軍方領導層介入俄烏沖突的程度,遠比此前所知的更為廣泛和隱秘。他們不僅制定烏克蘭作戰計劃、提供情報,還秘密派遣部隊進入烏克蘭境內,為烏方培訓作戰人員并提供技術支持。報道援引英烏兩國匿名官員的話稱,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英國曾多次、少量派遣部隊進入烏克蘭,還為烏軍裝備“風暴之影”導彈,并培訓烏軍人員使用這些導彈。
被破壞的烏克蘭城市(資料圖)
在莫斯科眼中,北約國家軍隊無論以何種名義、出現在烏克蘭土地上,都是紅線觸碰。這不是中立調停,而是軍事實質上的前沿推進。早在戰爭初期,普京就明確表態,任何西方國家將地面部隊部署至烏克蘭,都將被視為直接介入沖突。當年“北約不東擴”的口頭承諾早已淪為笑柄,而今,若英國為首的歐洲部隊以“協議監督”身份駐烏,幾乎等同于把北約旗幟插入俄方眼皮底下,其政治后果遠遠超出軍事層面。
英國的行動引發國際法學界激烈爭論。日內瓦國際關系研究所報告指出:"當軍事顧問直接參與目標選定,本質上已構成《聯合國憲章》第2條第四款禁止的武力使用。"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反駁研究強調:"根據集體自衛權條款,幫助受侵略方完全合法。"這種法律解釋的模糊性導致危險先例。英國秘密介入暴露的不僅是戰爭形態的演變,更是國際秩序面臨的深層危機。
英國士兵(資料圖)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記者14日獲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俄烏沖突終將通過外交方式結束。他指出,俄羅斯無法實現對整個烏克蘭的占領,而烏克蘭自身也缺乏完全解除俄方占領的實力,這一現實狀況決定了外交途徑是解決沖突的必然選擇。同時,澤連斯基強調,烏克蘭堅決不承認被占領土歸屬于俄羅斯。澤連斯基宣布將全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場沖突。他指出,談判是必然會進行的,且形式會多種多樣,既有三邊談判,也會有雙邊談判。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聲稱,旨在結束俄烏沖突的談判可能進展順利,但“到了某個時候,你要么行動,要么閉嘴。”路透社稱,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說,“我認為俄烏(談判)可能會進展順利,很快你們就會知道”。特朗普還說,“到了某個時候,你要么行動,要么閉嘴,讓我們看看會發生什么,但我認為目前進展順利”。報道稱,在發表上述言論的前一天,特朗普曾對俄羅斯表達“失望”,并要求俄羅斯“拿出行動”盡快達成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