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魯堅科表示,美國可能發動的對伊朗的打擊將給地區局勢造成最嚴重后果。如果襲擊發生,俄方沒有義務向伊朗提供軍事援助,但將采取一切措施調解沖突。最近,特朗普多次聲稱,如果無法與伊朗就伊核問題達成協議,他將“轟炸”伊朗。
美國和伊朗的談判好不容易提上日程,特朗普還誓不罷休,揚言伊朗必須與美國簽署協議,否則必將遭到美軍打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訪問了美國,與特朗普專門討論伊朗的問題。結合以色列要打擊伊朗的消息接連不斷,很顯然,伊朗已經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實話實說,在抵抗之弧網絡被切斷的背景下,對上以色列和美國,伊朗只有挨揍的份。按理來講,這個時候伊朗能指望的只有俄羅斯了,畢竟今年1月份,雙方已經簽署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俄伊幾乎達到了“準盟友”的高度。
特朗普(資料圖)
長久以來,伊朗想要在阿拉伯世界擁有足夠的話語權,成為區域“一哥”,而另一個阿拉伯大國則是親美親以的沙特,對比來看,伊朗確實很特立獨行。伊朗多次公開表示對美國的反對,甚至提出過要用石油來結算和美國之間的貿易。這件事徹底激怒了美國,因為這明擺著是要擺脫美元霸權。2012年,美國對伊朗的“叛逆”實施了狠狠的制裁,并加大力度給以色列好處、與沙特深化合作,以掌控中東局勢。在這樣的“教訓”下,伊朗更是不愿倒向美國,而是選擇向東方謀求發展與合作。
大家知道,特朗普上臺之后,積極推動俄烏停火談判,施壓澤連斯基“割地賠款”,企圖“聯俄制華”,雖然美俄尚未徹底談妥,但雙方關系的確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改善。在此背景下,若普京力挺伊朗,顯然會得罪美國,會讓特朗普“誤會”,不利于“落袋為安”,也不利于美俄關系的正常化,所以舍棄伊朗。
美軍(資料圖)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近日獨家爆料,6名知情的美國和歐洲官員透露,美國國防部高官正考慮從東歐撤回多達1萬名美軍。報道介紹稱,美國前總統拜登政府于2022年在相關地區部署2萬人,以在俄烏沖突爆發后,加強與烏克蘭接壤國家的防御能力。而此次考慮撤軍的部隊是其中一部分,具體人數仍在討論中,但該提議可能涉及撤走拜登派遣的一半部隊。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試圖說服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意停火之際,美國內部正討論減少駐羅馬尼亞和波蘭的美軍人數。如果五角大樓采納上述提議,將加劇人們對美國正“拋棄其長期的歐洲盟友”的擔憂,這些盟友將俄羅斯視為日益增長的“威脅”。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副總裁塞思·瓊斯認為,俄方“會把美軍縮編視為威懾力減弱”。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沒有回應置評請求。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布萊恩·休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總統正不斷審查部署和優先事項,以確保美國優先”。
哈梅內伊(資料圖)
與此同時,伊朗與美國間接談判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進行,雙方同意進行下一輪會談。這是自2018年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后,美伊之間的首次正式談判。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特朗普政府一面重啟對伊朗“極限施壓”政策,一面表示希望與伊朗“達成交易”,凸顯其“交易型外交”手段。此次美方與伊朗的外交接觸并非真心想解決問題,而是試圖通過“心理戰”等施壓方式讓對方屈服。
當地時間15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會見國家高級官員時,就伊朗和美國的核問題談判表態。哈梅內伊表示,伊朗和美國在阿曼的談判,只是國家外交事業數十個任務中的一個,伊朗不應將國家的問題與談判相關聯。哈梅內伊表示,伊朗對談判既不過分樂觀,也不過分悲觀。“當然,我們對對方(美國)很悲觀,但是對自己的能力卻很樂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