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翟芳雪
編輯 高宇雷
2024年,零跑以近30萬臺銷量穩居新勢力前三,2025開年銷量持續走高,且3月保持強勁增速,全車系交付達37095臺,同比增長超154%,并奪得當月新勢力銷量冠軍。
在國內月銷量登頂新勢力的零跑,卻在出海路上遭遇波折。
3月28日,烏茲別克斯坦技術監管部門以一輛零跑C16電磁輻射超標聯合國標準16倍為由,要求海關禁止該品牌所有車型入境。零跑于4月9日回應稱涉事車輛非官方送檢,并表示正與烏方協商復檢。
零跑還因地緣政策限制調整歐洲生產布局。路透社披露,因波蘭支持歐盟關稅政策,股東Stellantis已于3月30日停止在當地生產零跑T03車型,此前雙方還終止了B10生產計劃。內部消息稱,2026年產能或轉向西班牙——該國在關稅爭議中持中立立場,有望成為B10核心生產基地。
比起風波事件,更多人關心的是,“半價理想”的銷量超越了理想后,還能靠什么指引增長?在零跑最新力推的全球車型B10上,可以窺見零跑的押寶方向:擴大出海規模、以及介入更低價格段的競爭。
Stellantis主導出海,零跑有靠山
零跑出海最大的依仗是其股東Stellantis。去年5月,零跑和Stellantis公司以49:51的股比成立合資公司零跑國際,海外市場借助Stellantis的渠道銷售零跑品牌的車。
例如,艦隊新聞披露,零跑汽車目前在英國擁有44家經銷商,全部位于現有的Stellantis品牌門店內,特許經營權由Arnold Clark和Robins & Day等主要經銷商集團運營。預計到 6 月底這一數字將增至 60 家,到年底將增至 80 家以上。
這意味著零跑在海外不必從零開始,而是可以接觸到成熟的經銷商集團,從而快速獲得品牌知名度,并能擁有完善的銷售體系和售后服務。
零跑汽車英國公司董事總經理達米安·達利表示,與其他中國電動汽車品牌相比,零跑汽車最主要的區別可能在于,它是 Stellantis 零部件網絡的一部分,由Stellantis旗下零部件供應商Distrigo 管理,這使得零跑汽車 95% 的零部件都可以在第二天到貨。
“如果我們需要零件,我們能非常非常快地拿到,”他補充道。“這對我們來說真的是一個關鍵的區別因素,因為在地球的另一端生產汽車是一回事,而獲取零件則完全是另一回事。缺少零部件意味著汽車無法行駛,這意味著客戶失望、成本增加,而且對于新進入者來說,這會非常迅速地損害品牌資產和人們對該品牌的信心。”
“這是真正的獨特賣點,我們必須大膽地說,沒有其他中國品牌能夠做到這一點。我不是說他們永遠無法做到這一點,而是就在這里,在現在,沒有其他人能夠做到這一點。”
Stellantis與零跑的合作是雙向賦能。對于2024年凈利潤下降70%的Stellantis,零跑被視作其走出困境的希望之一。零跑不僅有相對先進的技術,其有競爭力的價格還能填補Stellantis電動汽車產品的價位空白。將零跑放入Stellantis的銷售渠道,也有助于維持Stellantis門店的客流量,保持Stellantis的增長活力。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依托Stellantis全球渠道網絡,零跑國際已拓展超400家海外網點。根據規劃,2025年歐洲渠道門店將從目前的300多家擴張至450-500家,其他三個大區則從50家擴充至200 家。
這給了零跑開發全球車型的底氣。零跑稱,今年4月上市的緊湊型SUV零跑B10,在車型的開發過程中整合了各地區最高標準進行設計,符合全球53個國家、地區的法規和標準。零跑B10將在6月份開啟全球路試,今年將會登陸全球超20個國家與地區市場。
目前零跑在海外的官方在售車型是T03和C10。Marklines數據顯示,2024年零跑在歐洲共售出約1487輛,其中T03占80%,為1188輛,可見歐洲對小車的偏愛,這也是零跑力推B10的原因之一。2025年,零跑要在海外實現5-6萬輛的銷售目標,零跑國際全年目標是實現盈虧平衡。
只是,長期來看Stellantis內部也會存在競爭。Torque News的技術分析師Rob Enderle 認為,Stellantis最終會自行規劃電動汽車業務,而零跑汽車可能也希望在經銷商處推出自己的品牌。這類合作關系通常不會持續太久,比如DeTomaso Pantera就曾在福特經銷商處銷售,最終被福特GT取代。
靠成本管理,沖擊最熱價格段
在C系列托舉零跑登頂新勢力后,B系列成為零跑打出的的下一張王牌,這也意味著零跑將直面最熱價格段的競爭。
零跑的產品規劃是ABCD四個系列,分別涵蓋了6-10萬元、10-15萬元、15-20萬元、20-30萬元四個價格帶。
B系列是零跑2025年的重中之重,零跑董事長朱江明公開表示,他們希望在2025年把B系列做透,把10-15萬元價格帶的產品做到最有競爭力,轎車B01將在4月份上海車展發布,兩廂車B05將在慕尼黑車展發布。
10-15萬元的細分市場是中國當前份額最大、競爭最激烈的細分市場。以“性價比”為賣點的零跑,這一次面對的是同樣以“性價比”著名、卻在規模上遠超零跑的對手——比亞迪。
根據汽車之家3月的銷量排行,10-15萬元價格帶的前十名車型中,有5個都來自比亞迪,其中秦PLUS和宋PLUS新能源奪得冠亞軍。
但零跑B10的爆單同樣證明了其競爭力。零跑宣布,4月10日,零跑B10正式上市一小時大定10016臺。B10最大的賣點是將搭載激光雷達和高通雙旗艦芯片的車型做到11萬級,再次刷新激光雷達車型的最低價格。
從“半價理想”到“最便宜激光雷達車型”,在毛利率低于行業平均值的情況下,零跑還能在去年四季度實現凈利潤轉正,成為第二家盈利的造車新勢力,其成本管理立下了汗馬功勞。
財報顯示,零跑的經營費用率、研發投入、營銷投入等方面低于大部分新勢力車企,但投入產出比卻很高。
零跑的降本的關鍵之一是自研。零跑自研三電系統、智能駕駛等核心部件,能覆蓋整車BOM(物料清單)成本的60%以上。據佐思汽車研究,零跑單臺車研發成本較外包模式降低40%。
在自研成果中,高度集成的平臺是零跑降低成本的法寶。新發布的LEAP3.5架構將整車線束長度縮短到996米,全車ECU數量壓縮到22個,熱管理模塊做到27合1,減少了60%的零部件并降低10%的能耗。
自研后還要充分使用,零跑的C10、C11和C16均誕生于同一個平臺,每款車的共享零部件比例達最高能達到80%以上,而B系列車型有望實現88%的零部件共享率。
經營細節上,零跑在銷售模式、營銷策略、組織架構等方面都進行了嚴格的成本管控。并且,這樣的成本壓力也傳導到了供應商身上。
電廠從零跑的一家零部件供應商處獲悉,B10項目開發時,零跑通過競價篩選供應商,價低者得,但此時的價格為“開發價格”,在一年左右的開發周期結束后,零跑要求其再簽一個“量產價格”,比“開發價格”要再低30%左右。
由于零部件為零跑定制,該供應商只能一邊出貨,一邊去談價。據他所知,并非只有他們這一個類目的供應商收到零跑這樣的要求,而這樣的要求不符合市場規律,讓他們難以接受。“在現在的汽車行業中少有地處于上升趨勢,這就是零跑的底氣。不能說不好合作,只是零跑對成本過于極致。”
零跑可壓縮成本的空間越來越小,接下來快速擴大規模才能繼續保持其在價格上的競爭力。在公開采訪中,朱江明坦言,比亞迪的規模比零跑大,其成本上會更有優勢。
去年,零跑汽車的交付量為29.37萬輛。朱江明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今年零跑汽車銷量將達到50萬輛至60萬輛,我們非常有信心。去年零跑汽車海外銷量為1.3萬輛,今年目標為5萬輛。”盡管去年第四季度零跑的毛利率創新高,達13.3%,但由于B系列的價格段利潤較低,零跑預計2025年毛利率為10%-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