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guān)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和尚,和尚,你他娘的跑哪去了!”
熟悉的《亮劍》臺詞一響起,那個身姿矯健、性格直爽的魏和尚仿佛就站在了眼前。
2005 年,電視劇《亮劍》橫空出世。
一經(jīng)播出便火爆全國,成為了難以超越的經(jīng)典之作。
劇中的李云龍有血有肉,那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精神,點燃了無數(shù)觀眾的熱血。
而張桐飾演的魏和尚,同樣大放異彩,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可自這部劇之后,他就變得不溫不火,甚至讓人覺得有點銷聲匿跡。
“魏和尚”張桐,到底怎么了?
01
2004 年,《亮劍》籌拍。
這個消息如同一聲號角,讓懷揣演藝夢想的張桐熱血沸騰。
他第一時間跑去劇組試戲,一心想要爭取魏和尚這個角色。
可這個角色要求演員必須有武術(shù)功底,而他并不會武術(shù)。
但他太渴望得到這個角色了,于是心一橫,撒了個善意的謊言。
當導(dǎo)演問他會不會武術(shù)時,他硬著頭皮回答會。
導(dǎo)演當場就讓他來兩下。
豈料張桐也是藝高人膽大,攥緊拳頭就打了一拳,沒想到這一拳居然“蒙混過關(guān)”,真讓導(dǎo)演相信了,并當場和他簽了合同。
就這樣,他幸運地拿下了魏和尚這個改變他命運的角色。
然而進入劇組后,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壓力有多大。
劇組里的演員大多是經(jīng)驗豐富的前輩,而他只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
于是為了不拖劇組的后腿,他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
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所有時間都在研究劇本,琢磨角色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句臺詞。
為了呈現(xiàn)出精彩的武打場面,他跟著武術(shù)指導(dǎo)刻苦訓(xùn)練,常常練得渾身酸痛,晚上連覺都睡不好。
但他從不喊累,心中只有一個信念:
一定要把魏和尚演活。
所幸是結(jié)果如他所愿。
電視劇一播出就火遍大江南北,他飾演的角色也成為了無數(shù)人心中的意難平。
走在街上,常常會有人認出他:
“這不是魏和尚嗎!”
那一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覺得自己多年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
不過可惜的是,走紅后的他并沒有迎來想象中的大紅大紫,反而陷入了戲紅人不紅的尷尬境地。
雖然他憑借該角獲得了更多的拍戲機會,片約不斷,但大多都是一些類似的角色。
“魏和尚”就像一個標簽,牢牢地貼在了他身上,限制了他的戲路。
為了擺脫這個標簽,證明自己的演技,他開始不斷嘗試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
結(jié)果就是不但沒擺脫,還迎來了人生的至暗時刻。
02
2010 年,張桐迎來了一部新戲。
本以為這會是他突破自我的好機會,卻沒想到,這成了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經(jīng)歷。
這部戲的導(dǎo)演是個新人,或許是想樹立自己的權(quán)威,又或許是與他的表演風(fēng)格不合。
總之從開拍第一天起,就對張桐百般挑剔。
每一場戲,無論他怎么演,導(dǎo)演都不滿意,不是說他表情不到位,就是說他臺詞太生硬。
甚至在全劇組面前,毫不留情地批評他:
“你這演的什么玩意兒?連剛?cè)雽W(xué)的表演系學(xué)生都不如!”
這些刺耳的話語,像一把把尖銳的刀子,刺進他的心里。
最開始他也試圖調(diào)整自己,按照導(dǎo)演的要求去演,可換來的依舊是無盡的否定。
在這種高壓環(huán)境下,他的精神狀態(tài)越來越差。
他開始頻繁地失眠,常常在深夜里瞪著天花板,腦海中不斷回蕩著導(dǎo)演的批評聲。
頭疼也成了家常便飯,有時疼得他在床上直打滾。
他變得極度焦慮,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甚至開始自我傷害。
有一次,他回到家,越想越覺得自己沒用,忍不住用頭去撞墻。
一下又一下,額頭都撞出了淤青。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抑郁癥越來越嚴重,甚至產(chǎn)生了自殺的念頭。
有一天,他站在 8 樓的窗邊,望著樓下,心里想著跳下去,一切就都結(jié)束了。
就在他準備縱身一躍的時候,妻子關(guān)思婷及時發(fā)現(xiàn),沖過去緊緊抱住了他哭著說:
“你要是跳下去,我也不活了!”
看著妻子淚流滿面的樣子,張桐的最后一絲理智被拉了回來,他癱倒在地上,放聲大哭。
03
在妻子關(guān)思婷的悉心陪伴和鼓勵下,張桐開始積極接受治療,努力與抑郁癥抗爭。
她每天都會陪他聊天,聽他傾訴內(nèi)心的痛苦,給他講笑話逗他開心。
還會拉著丈夫一起去戶外運動,曬太陽,讓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妻子的愛與關(guān)懷下,張桐漸漸找回了生活的信心,抑郁癥也慢慢有了好轉(zhuǎn)。
2013 年,張桐重新復(fù)出回歸演藝圈。
他知道,自己不能就這樣被打倒,他熱愛表演,他要重新找回那個自信的自己。
復(fù)出后的他更加努力,對待每一個角色都更加認真,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急于求成,而是學(xué)會了沉淀自己。
2016 年,張桐迎來了一部改變他演藝生涯的作品:
《絕命后衛(wèi)師》。
在劇中,他飾演紅 34 師師長陳樹湘。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他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深入了解陳樹湘的生平事跡。
拍攝時,他不顧危險,親自上陣,每一場打戲都打得驚心動魄。
有一場戲,他需要從馬上摔下來。
為了追求真實的效果,他沒有用替身,結(jié)果摔得渾身是傷 。但他沒有絲毫怨言,爬起來繼續(xù)拍攝。
他的努力和付出沒有白費。
他將角色的英勇無畏、堅韌不拔演繹得淋漓盡致,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而后,他斬獲大獎:
第 31 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yōu)秀男演員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 80 后男演員。
當主持人念到他的名字時,他激動得熱淚盈眶。
這一刻,他等得太久了。
他在獲獎感言中說:
“這個獎不是我一個人的,是屬于那些為共和國犧牲的英雄們。”
他的話,讓臺下的觀眾為之動容,也讓大家看到了他的謙遜和感恩 。
飛天獎的獲獎,讓他的演藝事業(yè)迎來了新的高峰。
但他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而是繼續(xù)努力,不斷挑戰(zhàn)自己。
他渴望挑戰(zhàn)更多的可能性,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qū)。
于是,他將目光投向了話劇舞臺。
2021 年,他勇敢地踏上了話劇的征程,參演了話劇:
《楊靖宇》。
話劇與影視劇有著很大的不同。
它需要演員在舞臺上進行連續(xù)的表演,沒有 NG 的機會。
對演員的臺詞功底、表演技巧和體力都是巨大的考驗。
為了演好話劇中的角色,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每天早早地來到排練場,和導(dǎo)演、其他演員一起揣摩劇本,分析角色。
晚上回到家,他還會反復(fù)練習(xí)臺詞,力求每一個字都能準確地傳達出角色的情感。
在排練過程中,他也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
哪怕是一個微小的動作、一個眼神,他都要反復(fù)琢磨,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他的努力和認真,得到了導(dǎo)演和其他演員的一致認可。
同年十月,張桐又參演了話劇:
《直播開國大典》。
在劇中飾演一位工程師。
這又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他需要深入了解那個時代的背景和人物特點,將工程師的嚴謹、智慧和愛國情懷展現(xiàn)出來。
在舞臺上,他全情投入,用他的表演帶領(lǐng)觀眾回到了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他的精彩演繹,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和喝彩。
如今的他雖然在演藝圈“銷聲匿跡”,但卻在另外一個圈紅的發(fā)紫。
張桐,內(nèi)娛真正的人生贏家。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評論區(qū)踴躍留言,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免責(zé)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此文章旨在倡導(dǎo)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dǎo)。
如涉及版權(quán)或者人物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