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
雪國
文/李少君
雪創造的世界,也被雪轄治
飛鳥被雪藏了,猛獸也是
連鳥鳴也消失在叢林里
整個世界都被霸道的寒冷專制禁錮
連院子里的一叢雜草,也凝結成了一朵冰花
被雪藏的還有城鎮、村落
以及人的蹤跡和喧嘩的聲響
但有兩匹馬不知從何處突然奔跑出來
馬蹄踩踏得積雪和凍土吱喳做響
群犬大吠,沖破寂靜的清晨
只有每一間小木屋屋頂緩緩飄散的炊煙
以及從山那邊逐漸呈現的朦朧晨曦
證明著這里還有人的氣息與動靜
證明著這個世界仍然還有生活、自由與美
賞析
冬天的時候就讀冬天的詩,今天分享的是詩刊主編李少君的詩《雪國》,詩人用雪重新定義世界,即雪國。在雪的覆蓋之下,創造出一個新世界,催生了新的生存狀態,自然界發生了巨大改變,新的生命形式被激發,此時此刻,不論是人還是自然界,都有了新的格局出現。詩人展現雪國的新世界,就是對美好,對新奇的親近和贊嘆。在最后一句中,詩人說這個世界仍然有生活、自由與美,說明這些是永恒存在的,不會散失的,在任何環境之下,都是新的生活、自由與美的狀態出現。因此,這首詩展現的是思想積極的一面,更有樂觀的態度,這是能帶給人美好向往和鼓勵的。接下來,具體分析下這首詩。
先看第一節,詩人描寫的是雪創造的世界以及被雪統治的世界,說明這雪下得是足夠大的,大到可以改變世界的原貌。第一是飛鳥不見了,猛獸也不見了,天上飛的和地上跑的都消失在雪野之中。接著,詩人用這句“連鳥鳴也消失在叢林里”更夸張的狀態表現萬物的雪藏,聲音也被雪淹沒了。詩人從視覺和聽覺同時作用,表現了雪對世界的創造和控制。最終的原因是寒冷,世界仿佛進入休眠狀態,詩人說寒冷是霸道的,專制的,使萬物禁錮的,這從側面反應了雪的主導作用。而且例舉了一叢雜草凝結成冰花,說明冷得出奇。雪帶來的寒冷,使雪成了萬物的君王。
再是第二節,描寫的過程是由靜轉動,城鎮、村落、人都沒了蹤影和聲音。而意外的聲音出自馬匹和群犬。這仿佛給雪國帶來了一生機和活力。從第一節的死寂到這里馬的奔跑,雪地吱喳作響,以及犬吠,清晨的寂靜被打破,那些沉睡的生靈或許暗中警覺,聽著這動靜,也早早豎起了耳朵吧,或許會探出頭來瞧一瞧。那些無聲的受到有聲的影響,或許也會躍躍欲試,如同馬跑到犬吠,會引起連鎖反應。這就是萬物的奇妙之處。
最后是第三節,詩人從大自然退回到人類的動靜。雖然是不見人影,但見炊煙,還有山那邊朦朧的晨曦,這是自然的美麗呈現。最后兩個證明,詩人仿佛看到了人的動靜,想象著屋里發生的一切,也頓覺生活的美好。詩人之所以確定世界仍然還有生活、自由和美,是因為人間有動靜。即使被大雪覆蓋,但是依然沒能完全控制世界,總有奇跡出現。
詩人從一開始雪的創造和轄治,到最后世界仍有生活、自由和美,體現了對專制的否定和打破。這看似簡單的一首寫景小詩,潛藏著詩人的思想軌跡。只要有炊煙升起,只要晨曦出現,世界就不會沉寂無聲,這所謂的雪國,也只是暫時的專制,最終還是會化為烏有,這是由氣候的變換所決定的。這首詩從悲觀一路向樂觀的轉變,正是美好到來的象征,暗示著某種奇特力量的存在,那就是骨子里對自由和美好的向往。人和動植物都一樣,都會在這場變化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這或許是詩人最后的旨歸。
拋磚引玉,就詩論詩,以寫代學,至此,就結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薦的詩歌,歡迎留言告訴我,一同欣賞,共同進步。我是詩者格命草,歡迎關注,下期詩評見!
詩人簡介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鄉人,1989年畢業于武漢大學新聞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神降臨的小站》等。被譽為“自然詩人”。曾任《天涯》雜志主編,現為《詩刊》主編。
往期詩評
格命草
格命草,自稱詩者,讀睡詩社創辦人,《讀睡詩選》主編,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主編出版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目前選評經典詩歌,名人名詩400余首,《格命草詩評(一)(二)(三)(四)》已完成,詩評系列叢書正在持續創作中。付費評詩,付費寫詩評集,付費推廣詩歌,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詳談)。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典
格命草主編出版詩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