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哈佛大學的一場活動中火力全開,直接抨擊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這位拜登時期的“外交操盤手”毫不客氣地指出,特朗普的零和思維不僅損害了美國利益,還讓盟友離心離德,而中國“不會像蘇聯一樣崩潰”,中美必須學會長期共存。
沙利文直言,特朗普對中國加征關稅的策略完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原本想通過高關稅孤立中國,結果反而讓東南亞國家轉向中國的“魅力攻勢”。他舉例稱,美國對越南、柬埔寨征收近60%的關稅,導致這些國家“對美國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徹底失去信心”,而中國趁機擴大合作,成為更可靠的伙伴。更諷刺的是,特朗普近期雖暫緩執行部分關稅,但損害已無法挽回。美國媒體曝出,白宮正施壓各國“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卻沒幾個國家響應。
沙利文強調,無論美國如何打壓,中國都不會重蹈蘇聯覆轍,兩國將長期處于“可控競爭”狀態。他回憶自己在任時最自豪的成就,就是通過與中國外長王毅的頻繁對話,避免了沖突升級,并在芬太尼、氣候等問題上開辟合作空間。相比之下,特朗普政府上臺不到100天,就撕毀拜登時期的政策框架,不僅疏遠歐洲盟友,還公開偏袒俄羅斯,甚至指責烏克蘭“挑起戰爭”;這種反復無常讓沙利文痛心疾首:“美國正在失去國際信任”。
這場演講被港媒視為拜登團隊對特朗普的“首次全面反擊”。沙利文不僅批評特朗普“只會動嘴皮子”,還暗指其政策缺乏戰略眼光:比如忽視盟友價值,導致歐洲一度繞過美國與中國簽投資協定;又如在芯片、基建等領域“光喊口號不投資”,而拜登政府通過《芯片法案》等實打實提升了美國競爭力。更微妙的是,就在沙利文演講前一天,前總統拜登也罕見發聲,指責特朗普“百日毀掉四年成果”。觀察人士認為,民主黨人正借專業外交官之口,為2026年中期選舉鋪路。
對于沙利文“中美共存”的論述,中方早已亮明立場:競爭不應是零和博弈,更不是“無底線打壓”。事實上,特朗普近期已顯露疲態,先是豁免部分對華電子產品關稅,又讓防長表態“不尋求熱戰”,甚至派副總統萬斯緊急訪問印度“找替補盟友”。但沙利文提醒,這種“臨時抱佛腳”的策略注定失敗:“中國是100多國的最大貿易伙伴,誰會為了美國放棄真金白銀?”
這場哈佛大學的演講,或許標志著美國對華政策辯論進入新階段。正如沙利文所說:“承認共存需要謙遜,但特朗普政府顯然還沒學會。”而歷史終將證明,誰在順應時代,誰又在逆流而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