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柴柴,就是那個喂馬劈柴寫小說的柴柴,最近不喂馬,和我說她在東安湖古籍保護沉浸式體驗館找到了i人理想的小眾賽道。天氣晴好的一天,我和李可以相約著去體驗了一次古籍修復工作。
拿到充滿“舊氣”的紙張,看著上面數不清的蟲蛀小洞,在修復師的細心講解下,我們開始了修復工作,從拿著鑷子拆書,到蘸取漿糊,再到之后墩齊、錘平等細致的每一步,毛躁又粗心大意的我步步驚心,生怕一個不小心,因為損毀文物被“抓起來”……幸好,一旁的館主理人王捷和我們說:“拿給你們體驗的雖然是真的古書葉,但不要擔心哈,這些都是我們專門另淘來的,不涉及文物價值,可供修復練手使用?!蔽也潘梢豢跉狻?/p>
太難了,太難了,一葉古籍書葉,我修一天都修不完,但古籍修復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萬小蘭說:“我大概半個小時能修好你手上的,這個確實對你們來說難度大了點,屬于二級,一級是最難的,初次體驗我們會建議選用四級。”
·看看,有多難
說到這項工作的魅力,萬小蘭說:“了解這個行業越久,覺得不了解的那塊空白更多,學習的過程很有意思,修復時列出多個方案,操作前像做題一樣充分論證每一個方案的可行性,有一種解題的快樂,也是一個自我滿足的過程。”
李可以修完之后表示:“拿到后完全不敢不認真對待,因為清楚這張紙來自過去,所以摸它就像摸到了時間,偶爾會有無來由的失落感。上面的蟲蛀痕跡其實很特別,我盯著看了好久。像河流,像山脈,某處碎得零星的部分還像一個小小的外星人。我坐在那里修得很小心,但結果就是非常糟糕,和老師修出來的完全不同。是我做不了的工作,確認職業多樣性減一?!?/p>
東安湖古籍保護沉浸式體驗館
隸屬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位于東安湖公園3號門,是集典藏收藏、展示、研究、保護、服務、公共教育、文化傳承和文化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場館,是國內唯一的古籍保護沉浸式體驗場所。此外,空間也是東安湖的文化空間,未來之城社區的公共空間,這里除了傳承古籍文化,也有豐富的社區活動,一月一主題,周周有活動,讓古籍文化、傳統文化與周圍的居民融為一體。
古籍修復初體驗
一個字:難
在我們到達東安湖古籍保護沉浸式體驗館之前,館里就已經做好了此次體驗的準備工作。一套修復工具如此齊全:操作墊、噴壺、精細操作鑷、羊毛排刷、補紙、撤潮紙、溜口紙、毛筆、棕刷等,連修復專用的漿糊,都是現熬制。
·工具和書葉準備就續,古籍的一葉相當于現在書籍的2P
若是正經修復,要先對古籍文獻的版本、冊數、卷數、頁碼、破損情況等進行記錄,建立修復檔案。拍攝修前書影,包括外觀和需要修復的部分。使用專業儀器測定書葉的紙張酸堿度和厚度,制作紙張纖維樣本,并觀察其成分及材料比例。根據測定的數據選配適合的修補用紙,并制定修復方案和技術路線。
·一樓展館展出的待修復書葉
因為是體驗,我們便直接進入了修復流程。再次強調:此次選用的是不具有文物價值的古書葉來體驗。
·讓它們慢慢分離,像依依不舍的戀人一樣
第一步,分離書葉并除塵。拆線取書皮,去紙捻,然后逐葉分離書葉。手撕不開的,我拿起竹起子,無比溫柔地慢慢剝離。分離好之后,拿起羊毛排刷輕輕地把灰塵和蟲屎掃掉。不平整的地方,需要噴一點水,展平以后再開始修復。
第二步,溜口、補書葉。修補書葉要遵循“先補中間再補邊”“先補大洞再補小”的順序,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書葉起皺等現象。針對不同的書葉破損情況,采取的修補方法不同。對于蟲蛀或破損處,需要將補紙撕小,用毛筆蘸取特殊秘制漿糊,沿著破損處四周涂抹一圈,然后將補紙粘在破損處,多余的補紙部分裁掉。
修補的時候有很多細節,比如補紙的顏色、厚度要和書葉適配,簾紋走向要和書葉一致,要在書葉的背面進行修補,以免影響閱讀。
我手上這張,大大小小的洞有幾十個,這個修補的動作就要重復幾十次,毛筆在漿糊碗和紙張中間來來去去,我的耐心也在過程中越磨越少,要不是有老師盯著,很想把紙揉碎(dbq)。
“你看,這個地方叫書腦,這邊補的時候,如果都補一樣寬,最后這本書是做不平的,因為補了以后這個地方會變厚,我補的時候會特別注意把控搭口的寬度,做得細致一點?!比f小蘭老師在講解的時候,我差點把一個小洞補成大洞,好險。
·書的結構和各部位名稱
第三步,噴水、壓平,修補后的書葉可能會起皺,需要進行噴水壓平,再用吸水紙吸掉多余的水。
修整完之后,最后就是復原階段了。包括折葉、剪齊、錘平、壓平、齊欄、加護葉、下捻、包角、裝書皮、訂線、貼簽等。當然,我們本次體驗的僅是簡化的步驟,這些更復雜的部分,還是留給修復師們日常操作吧。
·雖然修得很丑,且沒有全部完成,但我們帶走了有紀念意義的書葉
只是把以上步驟念一遍,是不是都挺不容易,由此可見古籍修復工作需要多大的耐心與熱愛。
新的探索
樺樹皮經書修復
作為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技術部副部長,萬小蘭從業12年了,累計修復古籍、檔案、碑帖等紙質文物千余件/冊?!澳菚r候我的性格不是很喜歡跟人打交道,我覺得這個工作合適,就每天埋著頭自己干自己的,誰也不用理就可以了。后來做著做著發現了好多樂趣?!?/p>
·正在修復古籍的萬小蘭
入職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兩年的康鑫,也從中發了無限樂趣。來自河北的康鑫,從日本學習完東洋畫修復之后,便來到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就職?!拔抑袑W時就從報紙、電視上了解到了古籍修復師這個職業,那時候就想說我長大了要做文物修復。后來,去日本學習了9年,本科讀的昭和女子大學,研究生上的東北藝術工科大學。回國之后,聽說四川西部文獻中心是全國規模較大的古籍修復民營專業機構,就過來看了一下,確實是我想象中的樣子,就入職了。做了兩年,愈發熱愛?!?/p>
·東安湖古籍保護沉浸式體驗館一樓展館
在康鑫看來,紙張隨著書寫內容不同,價值千變萬化,有無限可能,“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我們每個人也有無限可能?!?/p>
今年,萬小蘭和小伙伴康鑫的重點工作之一便是一卷樺樹皮經書的修復工作。樺樹皮質地薄軟,壓痕清晰,很適合作為書寫材質。但這種材質的經書國內還沒有人修復過,前期檢測,修復路線、方案的制定等過程中都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只能小心翼翼摸著石頭過河。
·一樓展館展出的待修復書葉
萬小蘭說:“這卷梵文書寫的經書整體保存情況不是很好,經歷多次輾轉,出現了蟲蛀、變形、發霉等情況,有些地方都脆了,做修復方案的時候要全面考慮這些問題?!?/p>
“我們雖然是古籍修復師,但是我們不可能止步于只做修復工作,過程中要拓展到很多學科,比如要研究紙張上的霉菌,得懂一點化學,然后材料學、美術學、生物學等都要稍微懂一些才行?!?康鑫說,為了研究樺樹皮經書,她們倆已經翻了好些國內外論文了,先學習別人的處理方法,再擬定修復方案,然后做幾個實驗,找一些類似的紙張去踐行,如果不可行,再探索別的方案。”
·一樓展館展出的書葉
“目前,全國做古籍修復的人有多少?”
“2012年,我剛加入時,這個行業還非常冷門,全國古籍修復師加起來不足百人,截止到2021年的統計差不多超千人了,現在大概是1000多人的規模。”
·一樓展館展出的書葉
“成為古籍修復師,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特點呢?”
“需要一定的天分和熱愛,主要還是要有耐心。這項工作確實更適合i人,基本上不需要對外接觸,埋頭做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我們有專門的負責人來做外聯的工作?!?/p>
萬小蘭說,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目前有30多名修復師,一般是按小組分工合作,年齡從“00后”到“60后”都有。“按照行業內約定俗成,我們只做修復,不做版本鑒定等工作,但我們會鼓勵修復師多學習,了解更多,多見識,多分析,這項工作看似純手工性質,但如果想要做得更好,其實有許多進步空間?!?/p>
·一樓展出的不同紙張
“我們最近招聘的修復師,有六位本科生,兩位研究生。有的是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有的是文物研究相關專業。我們希望他們除了可以做一線修復工作,還能做資料的整理歸納,把經驗總結出來?!焙翢o疑問,古籍修復師的門檻在變高。
“這些年來,你看到這個行業的哪些變化?”
“首先,我們的各項國標越來越完善,我們要做的就是充分考慮文物的現狀,具體的修復要求,盡量往國標要求的操作方法上靠就行了。這個是第一點,就是我們知道該怎么做。第二,整個社會對這項工作的認知更全面了。”
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成立16年來,從業人員近50人,已累計為國內240余家古籍公藏單位修復古籍善本、古字畫、碑帖拓片(拓本)、檔案、宣傳資料、紅色文獻、錢幣、郵票、西文文獻等紙(絹、帛)質物品3.34萬余冊/件(總計逾145萬葉,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7冊/件,二級及以下等次文物若干件),為60余家公藏單位整理普查館藏古籍39.1余萬冊/件。
除了越來越多古籍修復人才加入中心,營銷管理人才也在慢慢涌入。
擁有18年地產從業經驗的王捷是在去年加入東安湖古籍保護沉浸式體驗館的。作為曾經的百億操盤手、如今的古籍館主理人,他說,從前的工作是為了“售賣空間”,而現在的工作則是沉下心來去精耕細作,為這些空間賦予真正有意義的內容。
在他看來,古籍修復行業是一個需要商業開發,更需要現代技術與專業人才參與的行業。它不僅對廣大i人來說是一個友好就業行業,對廣大創業者來說更是一個競爭很小,需要被商業挖掘的藍海市場。
在古籍修復行業面臨數字化轉型與技藝傳承雙重挑戰的當下,更多可能性正在醞釀。
對初次體驗古籍修復的我來說,這個過程很像玩拼圖,手上拿到多少塊拼圖不確定,每一塊拼圖有什么樣的特質不確定,怎么去拼有一些約定俗成,也有很多觸類旁通的知識需要學習。
最重要的是,沉下心來,一步步去完成。
● ● ●
編輯丨書書
攝影丨李可以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眾號丨YOU成都視頻號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場小程序丨YOU在場小紅書
合作添加微信號
YOUCHENGDUDU
· 歡迎把小都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哦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