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今年汽車行業上半年最大的盛會,上海車展即將到來。此刻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可能是汽車行業工作者,正在為車展到來而忙碌;也可能是一位消費者,為選擇一款自己心儀的愛車而集思廣益。
作為今年汽車行業上半年最大的盛會,上海車展即將到來。此刻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可能是汽車行業工作者,正在為車展到來而忙碌;也可能是一位消費者,為選擇一款自己心儀的愛車而集思廣益。
不論如何,隨著中國車市在全球市場上展現出越來越強大的影響力,作為全球汽車行業的風向標的上海車展,勢必會吸引來自全球無數關注的目光。
本次上海車展有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業的技術成果展示,陣容龐大、熱鬧非凡。但此時無法忽視的一個背景是:在中國汽車產業快速變革下,內部價格戰、輿論戰打得水深火熱、智駕安全引發爭議,外部國際形勢、關稅大戰劍拔弩張。
在詭譎多變的環境下,今年的上海車展變得愈發令人期待。
1、L3爆發前夜,宣傳話術轉為“安全”
“2025沒有智駕,還怎么賣車”成為今年行業的一句流行熱梗。從開年比亞迪推出全民智駕,到隨后長安、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跟進。就連合資、豪華品牌也打上了智駕的標簽,廣汽豐田鉑智3X成為第一個上端到端的合資車,奧迪推出搭載華為智駕的A5L。
不過在我看來,高階智駕全民普及和下放,已經不是上海車展的熱點新聞。智駕普及是今年第一季度的任務,各家車企接下來的重點早已變成搶占“最先發布L3”的頭銜。
本屆車展上,極氪9X光輝將搭載雙Thor芯片,配合中央集中式架構與5顆激光雷達,成為極氪首款L3級智駕量產車。上汽集團在車展前夕宣布,今年將落地支持L3級量產自動駕駛的上汽銀河全棧4.0電子架構。還有廣汽也宣布今年第四季度量產L3,甚至推出“業內首款L4自動駕駛前裝量產車型”。
此外,鴻蒙智行(華為)、理想、小鵬……都確定今年會推L3量產車。不出意外,這些車企多半會在上海車展上大秀肌肉,瘋狂賣力宣傳自己的智能化水平,上海車展成為L3集中爆發的節點。
意外總是意想不到的發生,車展前期智駕事故頻發,引發全民熱議,讓消費者對車企宣傳的智駕產生懷疑。不過科技本身沒有錯,從高階智駕L2到L3爆發的節點一定會來,但在當前輿論環境中,讓不少車企在宣傳營銷上會更加謹慎。
其實最近車展前的幾次發布會,就能發現很多車企宣傳智駕已經改了口風,把“安全”掛在嘴上:諸如“安全是最大的豪華”,“安全是最頂尖的科技”等等。在本屆上海車展上,各家車企在展臺宣傳自己的智能化技術的時候,想必“安全”是提及最多的詞。
甚至我同事開玩笑說,本屆上海車展將是最“安全”的車展。
就在4與16日,工信部發布《通知》特別指出,汽車企業要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隨后網上傳出多家車企高層要求,品牌在進行智能駕駛安全方面的宣傳時,不得提及“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智能”“零接管”等詞匯。
事實上,作為汽車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不論是對智駕技術本身,還是宣傳都應該有更嚴格的要求。如今,智駕從宣傳功能性正在轉向宣傳安全性,這意味這智駕開始從各路玩家炫技,演變成汽車產品的核心底層競爭力,回歸理性。
2、燃油車黃昏?純電、插混、增程技術進階
繼2024年連續多月新能源滲透率超過50%后,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已進入“油電混戰”的深水區。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滲透率為滲透率攀升至42.1%。業內人士預言,今年全年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50%勢在必行。
在兩年前的上海車展上,新能源新車發布數量首次超過了燃油車,新能源車型已經占據了大多數展臺的絕對C位。而今年的上海車展,這種情況更甚。如果說燃油車進入黃昏可能有人會覺的太過激進,但在各家廠商在純電、插混、增程產品技術都在持續進階的背景下,燃油車市場份額的潰縮將會進一步加快。
比如,本屆車展重頭戲兆瓦閃充技術。比亞迪在3月剛發布全球首款1兆瓦閃充樁,實現1秒2公里的全球量產最高峰值充電速度。本以為這一技術其他企業追趕要好久,結果極氪就宣布將在本屆上海車展推出1.2兆瓦全液冷超充樁,華為計劃在車展開幕前夕發布1.5兆瓦超充新品。
越來越快的充電速度,甚至媲美燃油車加油的速度,進一步解決純電車用戶的用車痛點,讓人們對電動車充電慢、充電難的印象真正逆轉。接下來就看兆瓦充電樁的布局速度有多快了。
另一方面,插混、增程車也在升級,且不斷增加新成員。比如,將在本屆車展上領克帶來的旗艦車型領克900,其純電續航280km、綜合續航至高1443km,擁有Orin-X/ Thor芯片,算力達到700TOPS。上汽大眾將亮相首款增程式6座概念車型,預計2026年一季度開始量產。
毫無疑問,各家主機廠對純電、插混、增程的產品、技術越發成熟,無疑是油車市場份額逐步縮小的催化劑。
在我看來,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新能源車和燃油車將進入相互鏖戰的狀態。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占市場絕大多數市場份額是必然趨勢。當然,燃油車不會消失,有可能被重新定義為“細分市場選項”,去滿足一些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
3、世界向東看,中國汽車卷向全球
車展是全球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本屆上海車展不論是L3集中爆發,還是新能源滲透率加速,都是車市發展的必然趨勢。值得慶幸的是,這些趨勢背后都是中國企業做主導。
中國新能源汽車占全球新能源70%的市場份額,三電系統中最核心的電池,全球有70%的份額被中國掌握;在汽車智能化上,政策+技術雙輪驅動,推動著中國汽車智能化進入快車道。中國汽車全產業鏈,已經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
所以本屆上海車展更代表的是一股蓬勃向上的東方力量,同時,這股東方力量正在加速影響、改變著全球汽車行業格局。
其實早在上一屆上海車展,東方力量就已經開始顯現了。跨國CEO們集體包飛機來學習,車展上外國嘉賓人頭攢動,他們看中國汽車的新技術、新產品、新理念。這兩年間,跨國車企們也在不斷加強在中國戰略。
在本屆上海車展,東方的影響力將會更加強大。在車展前夕的大眾之夜上,將展示大眾最新的電動概念車。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孟俠(Stefan Mecha)表示:“持續踐行‘在中國,為中國’戰略并聚焦電動化,我們正在積極投身于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快速發展之中。”此外,奇瑞邀請海外8000位經銷商來參觀學習。
毫不夸張的說,老外圍觀中國汽車新技術、新產品,將成為車展常態。擁抱中國市場、與中國市場深度捆綁,也是跨國車企們搞電動化繞不開的路徑。
全球汽車行業重心向東轉移,而中國汽車品牌也在加速進入全球市場。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640.7萬輛,同比增長22.7%,再創新高。就在本屆上海車展上,極氪、上汽、奇瑞等諸多中國品牌都有全球戰略或新車型發布。
世界向東看,中國汽車卷動全球,是必然趨勢。在這之中,中國汽車,請扮演好東道主的形象,在全球拿出領先者的風范,盡情享受來自全世界的矚目吧!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滴汽車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