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7日訊 作為全國首所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山東海事職業學院深入推進育人方式改革,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校在全省率先開設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并成為該專業全省教學指導方案牽頭開發單位。在學校郵輪運營服務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內,學生們正通過虛擬仿真與現實場景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專業知識學習。“通過郵輪虛擬漫游沉浸式體驗以及我們在實訓基地的現場實操,我掌握了更多的崗位技能知識,這些技能為我今后在郵輪上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徐玉婷說。
據山東海事職業學院郵輪游艇學院院長助理朱妮妮介紹,他們將郵輪運營產業一線的內容積極融入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項目化、模塊化教學等多種方式,多措并舉提升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近幾年,學院的畢業生遍布中國首艘國產郵輪“愛達·魔都號”以及世界各大知名郵輪公司。
近年來,山東海事職業學院創新性地實現學校與企業在“資本、師資、課程、管理、文化”五個方面的深度融合,共同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機制”,設有10個二級學院,開設43個高職專業。充分發揮涉海專業優勢,建設航海技術專業群等高水平專業群。與260家大中型企業構建緊密型合作關系,舉辦“訂單班”“學徒制班”“工匠班”62個。
山東海事職業學院校長助理張娣介紹說,近5年,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6%以上,企業滿意度達97%以上。涉海類專業畢業生國際化就業率達60%以上,贏得了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廣泛認可。
學校還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備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認可的17個培訓類別、33個培訓項目資質。我們學校的國際海洋工程培訓中心提供多個領域的國際標準化培訓課程,包括石油、天然氣、風能、職業安全、應急救援等。近三年來,學校涉海社會化培訓每年達到了2萬人次。山東海事職業學院國際交流處主任、博士劉金巖說。
眼下,學校逐步探索形成了“院校整體、二級學院、公共實訓基地”層面的“大混套小混”混合所有制辦學格局,牽頭成立了全國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辦學研究聯盟。近年來,共有400余家院校、企業和政府單位到校學習考察混合所有制辦學,為省內外20余家職業院校和企業提供了改革方案。
山東海事職業學院校長徐立清說,下一步,學校將繼續弘揚以“海”為本,混合所有制多元主體辦學,校企協同育人的辦學特色,秉承“積跬步 至千里”的校訓,育訓并舉,培養更多的現代海洋產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海洋強省建設和區域發展貢獻山海力量。
閃電新聞記者 劉九省 濱海融媒 范軒海 通訊員 張政 濰坊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