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近日報道,在與中國的緊張關系日益加劇之際,美國尋求加強其在太平洋的聯合作戰訓練。據美國軍事新聞網站“戰區”頻道報道,五角大樓希望不同軍種的作戰演練方式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海軍參謀部主任邁克爾·博伊爾中將本周在馬里蘭州的一次會議上表示,聯合演習的目的是更清楚地了解復雜作戰的需求,而不是各軍種在為同一種情況做準備時卻各自為戰。
特朗普(資料圖)
美海軍作戰部長表示,美軍過往的軍事演習,都無法滿足和“真正對手”的潛在沖突需求,因此必須要突破限制,將海空軍、陸軍、陸戰隊、海岸警備隊和太空軍都整合在一起,進行真正的高強度軍事演練,“所有軍兵種都將集中在一起,進行聯合作戰的戰術演練”。美軍將在今年夏天舉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軍演,此次演習將由美國空軍牽頭,類似北約在冷戰時期舉行的“重返德國”軍演,目的是應對印太地區未來可能爆發的“高強度沖突”。
在去年的“太平洋天空”軍演中,德國、法國和西班牙出動了20余架戰斗機、多架運輸機和加油機從地中海、印度洋飛抵至太平洋參加演習。但正所謂“越缺什么,越要強調什么”。美國這些位于太平洋的軍演,與其說是研究如何對華動手,倒不如說是“秀團結”:自己搞不定中國,只能用“我們人多”來威懾中國別輕舉妄動。這基本是近些年美國智庫的主流觀點,即受工業產能、兵員素質和技術代差縮小等因素影響。
為了增加自己的獲勝概率,美國必須通過大規模演練來提升自己的各個軍種的配合,并且全面強化與盟友的協同作戰能力。顯然在“關稅牌”打不出效果后,特朗普又想要打“軍事牌”。不過有分析認為,特朗普試圖進行冒險行為,對中國是一個重大機遇,可以一口氣解決兩個問題。首先,持續了數十年的臺灣問題,很可能就此迎來了最好的解決機遇,全體中國人的夙愿有望實現;其次,美國若真的明搶巴拿馬運河,那么中方也可以在馬六甲海峽展開行動,將相關區域的美國勢力驅逐。
美軍計劃在太平洋進行大規模軍演(資料圖)
隨后美軍還在加利福尼亞外海、夏威夷北部及關島東部海域設立了6個禁航區,外界認為,美軍要在此地進行"三叉戟"潛射導彈的試射。作為美軍海基核力量的核心,俄亥俄級核潛艇搭載的"三叉戟Ⅱ D5"型潛射導彈射程可達12000公里,每枚導彈可攜帶8枚47.5萬噸當量的分導式核彈頭。美軍明顯想通過展示"三叉戟"導彈的全球打擊能力,向盟友證明:即便美軍常規軍力部署減少,核保護傘依然牢不可破。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演習并非孤軍奮戰,一些傳統盟友也參與其中,為的就是強化彼此之間的聯合作戰能力。美軍的戰略目標很明確:在印太地區形成一個環環相扣的軍事網絡,以期可以在關鍵時刻迅速動員、有效阻止所謂的“中國軍事冒險”。美軍在太平洋地區排兵布陣,但解放軍的區域拒止和反介入能力也不容小覷。近年來,中國在技術升級與戰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不但充實了海空力量,還構建起了更完善的防御體系。
特朗普(資料圖)
對于中國而言,這種局勢更加意味著要加強自身防御能力的提升,加強軍隊戰斗力訓練的同時更要保持高度警惕。總的來說,這次多軍種聯合演習雖然看似是一場普通的軍事訓練活動,但背后卻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戰略意圖和軍事準備。對于中美兩國而言,如何處理好兩國關系、避免不必要的沖突和摩擦是雙方都需要深思的問題。而無論將來會發生什么狀況,維護兩國間的和平與穩定無疑是共同的心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