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9日為第六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節日主題為“勇擔健康使命,鑄就時代新功”。上海市名中醫余莉芳主任不僅自身勇擔了健康使命,也將這使命傳承下來。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余主任喜納高女士、楊女士為門下弟子,傳承岐黃薪火。
儀式現場,老師和弟子們身著傳統服裝,按照傳統禮儀,在熱烈、濃厚的中醫傳承特色氣氛中,由弟子向老師獻花、敬茶、行拜師禮、呈拜師貼,明確了師徒關系。余主任贈予徒弟的學醫箴言,唯有“踏實“二字,踏實學習工作,好好地傳承中醫,將中醫事業發揚光大。
余莉芳 | 上海市名中醫
主任醫師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
上海市中醫醫院內科教研室主任
上海市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顧問
上海市中醫醫院“余莉芳老中醫工作室”負責人暨脾胃病科學術帶頭人
余莉芳主任從醫56年來,提出功能性胃腸病“從心論治,從肝調治”的中醫理論,尊崇“胃喜潤而惡燥”的特性,倡導脾胃病辨治時要重視與它臟的關系,安定其他臟腑提高胃腸病的療效。
古承中醫學堂劉勛亮校長說:師承教育是培養中醫臨床型人才的重要形式,古承作為中國傳統中醫藥文化傳承者,始終堅守捍衛原版中醫,始終把“敬師、傳承”作為古承的本和行。搭建中醫傳承平臺,就是為繼承和發展中醫事業搭建平臺、創造條件。舉行“余莉芳主任收徒儀式”,是讓余主任這樣的蒼生大醫的醫道、醫德、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得以真傳真承。
劉校長對兩位拜師弟子做了介紹:
一直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高師姐逐漸發現人體自然及生命科學更值得研究,遂決定拜師學習。
師妹楊草宇自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后便從事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工作,因自身健康問題開始接觸中醫,并成功運用自學知識使身體好轉,頓感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瑰寶之一的中醫當真博大精深,自覺有使命須將其傳承下去,于是踏上了中醫師承之路。
拜師儀式
尊師重教,回歸傳統
行拜師禮
敬茶
獻禮
合影
兩位師兄通過結識古承,有緣拜師到余主任門下,成為余主任正式弟子。
儀式中,余莉芳主任無不動容地說道:“從醫56載,一步一個腳印,得到過很多師長前輩的教導和幫助,如今自己接過了岐黃師者的接力棒,能夠以傳統中醫的方式手把手地帶這兩位徒弟。之前也帶過不少科班學生,這兩位徒弟雖然都是非專業出身,但對中醫的熱愛與執著,還有對中醫的理解與追求真的很讓我欣慰和感動。要叮囑些什么的話,只有“踏實”二字了,這么年我就是這么踏實學習、工作過來的,如今也希望徒弟們踏實學習,好好地傳承中醫,將中醫事業發揚光大”。
兩位學員都表示:能夠與師父結緣,如今順利拜入門下學習中醫真的特別開心。在確定師徒關系之前2個月的試跟診過程中,不僅見識了師父妙手回春的醫術,更對師父的醫德,體恤患者的這顆仁心有了切身的體會。
師父的‘踏實’二字箴言徒弟們一定謹記在心,比起科班的學生,我們已經晚了一些,但我們相信在師父口傳心授的引領,加上我們自身的努力下,一定精研醫術,傳承師父的醫德醫術”。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中醫得以重振雄風,迎來了新的機遇。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明確提出,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這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古承學堂作為中醫傳承的守護人,致力于以師承方式賡續杏林,將以拜師問學活動儀式為契機,努力推動民間中醫藥師承人才建設,助力中醫藥事業薪火相傳,為百姓帶來更多健康福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