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記,給俺家地頭機井通通水吧!”
正值春耕備播關鍵時期,3月5日一大早,濟南市東阿鎮西黑山村黨支部書記趙敬營就收到這樣一條微信語音。看到消息后,身在村支部的他立即打開手機中的機井遠程控制APP,輕點“開關”鍵。在5G通信技術加持下,信號如春燕掠山,三公里外的田埂上瞬間傳來低沉的嗡鳴——沉睡的機井被喚醒,清流順著管道奔涌而出。
這樣的場景在如今的西黑山村已經不算稀奇:手機輕輕一點,機井自動啟動;數據實時監測,故障秒級響應;水電用量透明,費用自動結算……在濟南聯通打造的“智慧灌溉數字機井”系統的賦能下,這里的農業、農村和農人正在發生巨變。
濟南聯通系統整合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針對西黑山村實際灌溉需求打造,既是數字技術與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也是聯通發揮行業優勢助推鄉村振興的創新實踐。其中,物聯網設備能夠實時監測機井的水位、水壓等數據,同時通過遠程遙控、定時定量實現精準灌溉。人工智能技術則對大量歷史數據進行學習和分析,持續優化機井的工作模式和節水方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現在,誰家要澆地,只要知會一聲機井管理人員,就算本人不在現場,指頭一動也能立馬安排!”趙敬營回憶道,“最遠一次是我在濟南,隔著七十多公里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對于“智慧灌溉數字機井”系統的落地,村民們則有更為直觀的感受。過去,手工記賬容易造成計量不統一、時間誤差大、收費不透明等問題,現在通過手機控制機井,用水用電量自動生成賬單,精確到分角,費用直接匯入指定賬戶。
“澆地變得明明白白,再不用擔心‘糊涂賬’了!”田壟間,正在使用機井灌溉的村民趙敬梅臉上洋溢著喜悅。兩年前的她絕不會想到,自己有天也會和5G、物聯網這些高科技打上交道。
智慧灌溉是西黑山村數字鄉村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濟南聯通依托5G+千兆網絡,該村構建起了“智慧治理”全場景應用體系:支部建在“云端”,黨員連在“線上”,讓外出務工的黨員、村民也能通過手機參與政策學習、村務監督;立體安防系統全天候值守,高清攝像頭與智能電子圍欄形成“電子護村隊”,實現防汛預警、火情監測精準到點;“聯通數村”平臺整合助農商城、勞務用工、農具租賃、生活繳費等事項,將30余項民生服務裝進村民口袋……通過將數字化融入到鄉村的每一寸肌理,昔日的傳統村莊正煥發治理新活力。
正如濟南聯通派駐“第一書記”韓明亮所說:“干好新農活,要有新農具。未來,我們還打算將村里的特色農產品搬上‘聯通數村’平臺,憑借5G等最新技術為直播場景提供高速穩定的網絡服務,讓村民在家就能開直播、搞特色種植養殖,日子越過越紅火。”
近年來,濟南聯通攜手東阿鎮,圍繞鄉村數字經濟產業、鄉村數字治理和鄉村公共服務等方面,積極推進鄉村千兆及5G網絡建設,打造數字鄉村云平臺,加快物聯網設備普及,全面提升東阿鎮域內鄉村數字化治理水平、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全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數字鄉村示范村,探索新時代東阿數字鄉村發展新模式。下一步,公司將繼續發揮數字技術的普惠效應,全力支持駐村第一書記工作,并以派駐單位西黑山村為試點,在東阿鎮乃至全縣范圍內鋪開數字鄉村建設工作,聚焦農村網絡覆蓋廣度和質量,進一步推進農村5G、千兆網絡、物聯網、數字化平臺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構建與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相適應的高質量農村網絡信息服務,以優質的網絡及平臺助力數字鄉村、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通訊員 韓明亮 陳卿劉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