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仍然保持沉默,港口交易繼續擱置,巴拿馬總統罕見發聲,中方迎來強力援助,這次港口交易,究竟誰才是最大輸家?
巴拿馬總統穆利諾本月14日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公開駁斥了美國政府關于“中國干預巴拿馬運河”的指控,他還強調,雖然美國一直都在不斷的炒作這種說法,但是時至今日他們仍然沒有提供任何的證據,僅僅只是表示巴拿馬運河的兩座港口運營權屬于一家香港公司,但是這種借口非常的牽強。
其強調,他對于這種“反復炒作了數千次的說辭”,感到非常的反感。在采訪中穆利諾還表示,他曾經向訪問巴拿馬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提出要求,希望他們能夠“具體的說說”,中國在巴拿馬運河到底做了些什么,他們到底“如何干預運河”?
但是這兩位美國高官一直在“顧左右而言他”,從來沒有拿出過哪怕一條說得過去的證據。在總統先生看來,美國對“中國干預運河”的問題,更多只是存在一種“感知”,而不是一種現實。
穆利諾還表示,有很多華人參與了運河的修建,巴拿馬為修建運河而犧牲的華人專門修建了墓地。巴拿馬還有一個“充滿活力,勤勞肯干,善于經商”的華人群體,所以他不愿意相信中國在“干預”運河。
自從巴拿馬開始遭遇美國的“脅迫”之后,巴拿馬總統穆利諾始終都沒有完全妥協,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至今仍然還在巴拿馬本國的手中。不僅如此,穆利諾也回絕了美軍在巴拿馬建設軍事基地的要求,并且表示:
“請相信,不會有任何國家的軍事基地出現在巴拿馬,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我的政府不可能違背歷史,這個國家曾經為了拆除美國建設在我們國土上的軍事基地而奮斗。”
而根據美國和巴拿馬簽訂的新的《巴拿馬運河條約》以及《關于巴拿馬運河永久中立和經營的條約》,美國必須在1999年12月31日之后,將運河區的管理和防務權完全交給巴拿馬政府,同時將運河區內的美軍全部撤出。
巴拿馬是一個小國,但,從其近段時間以來的反應中能看出巴拿馬也是有明確的目標,中美洲地區在現代僅有兩個國家直面過美國的武力進攻,那就是巴拿馬和格林納達,雖然在戰爭中,巴拿馬幾乎連一天時間都沒有堅持到就已經戰敗,但是他們至少有“直面更強者”的勇氣,這就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然而面對美國的威脅,穆利諾和巴拿馬也并非完全沒有做出任何的妥協,今年2月初,巴拿馬就被迫退出了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外界普遍認為巴拿馬政府的這一行為,就是因為受到了美國的脅迫。
但是穆利諾還是表示,“一帶一路”并沒有對巴拿馬對運河區的控制權,“造成任何的威脅”,退出只是因為巴拿馬覺得“不合適”。
而在這次港口風波中,巴拿馬并非是最大的輸家,因為時至今日巴拿馬仍然控制著運河區,而港口的運營權屬于誰,對于巴拿馬本身的影響其實并不大。中國更不是輸家,因為運河交易直到現在也尚未被推進,港口也并沒有真的被出售給貝萊德集團。
美國輸了嗎?
其實也沒有,因為美國做的本身就是“無本的買賣”,他們只有賺,不可能輸,而現在雖然港口尚未被交給貝萊德集團,但是美國本身也沒有為此付出任何的代價,所以他們也談不上輸,更何況他們還真的迫使巴拿馬退出了“一帶一路”框架。
最大的輸家恐怕是李嘉誠和他的長江和記,目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經啟動了對巴拿馬港口交易的審查,我國相關部門先后發聲,反對美國以脅迫手段損害他國合法權益,輿論界對李嘉誠也是絲毫不留面,《大公報》幾乎是追著李嘉誠聲討,大陸的港澳辦也轉發了《大公報》的社論,表明了我們的官方態度。
巴拿馬港口交易本身就不是長江和記一家企業所能夠決定的,而是早已上升到了中美博弈的大層面之上,不難看出,長江和記在這場博弈中,其實已經完全出局,而交易真正的決定權,其實還是在于華盛頓和北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