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近日發布的新聞公報,香港特區政府近日發表聲明,就傳媒詢問日前有英國國會議員被拒入境香港一事,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特區政府的一貫政策是不會評論個別案例。入境事務處(入境處)處理每宗入境個案時,會按照相關法律和政策處理。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入境處人員有責任向入境人士查詢以確定其入境目的。入境人士應當清楚其自身過去所作的行為,如他/她拒絕回答有關其入境目的的提問,對處理其入境沒有幫助。
霍布豪斯(資料圖)
最近,一條消息讓人們瞬間把目光又放到了中英關系上。英國自由黨民主議員霍布豪斯要去香港探望孫子,然后被中方給拒了。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公民要進入另一個國家,需要提前申請入境許可,而被申請國有權利根據自身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決定是否批準入境申請,所以入境申請被拒絕的情況并不少見。那我們為什么要拒絕她呢?霍布豪斯在西方可是“反華”領域里響當當的存在,這么多年一直都沒放棄給中國造謠,還想著要干涉中國內政。
然而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后,還高調的宣稱,他對這件事情深表關切,并且還表示自己將與中國政府緊急交涉。從他的話語中,讓人覺得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拒簽韋拉·霍布豪斯似乎是不應該的,他要找中方要說法,要求中方進行解釋,但是難道拉米心中沒有數嗎?只能說他可能就是揣著明白裝糊涂。面對拉米的高調發言,我國外交部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都做出了回應。
從現實來說,香港國安法實施后,特區法治環境顯著改善,社會秩序更加穩定,居民權利得到充分保障。相較之下,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從未賦予港人民主權利,如今卻以所謂“人權衛士”自居,其雙重標準暴露無遺。至于英國政府對霍布豪斯事件的反應,則更是“政治化操作”。拉米聲稱“議員僅因表達觀點被拒入境不可接受”,并稱此舉損害香港國際聲譽。然而,英國自身在國家安全立法上同樣嚴格。2023年,英國通過新《國家安全法》,擴大警方搜查權,對激進示威者可判處一年監禁及無上限罰款。
拉米(資料圖)
霍布豪斯事件不僅揭示了某些西方政客的言行不一,還暴露了他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尷尬處境。一方面,他們需要在國內政壇上表現出強硬的對華立場;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得不承認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甚至讓家人分享這些紅利。以霍布豪斯為例,她在公開場合大肆抨擊中國,卻默許甚至支持兒子在香港發展,這種矛盾的行為引發了人們的好奇。有分析認為,這種現象反映了西方政治生態的復雜性,在西方,對華強硬往往能贏得選票,但同時,很多政客也清楚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不久前,有記者提問,近日英國政府再次發布所謂“香港問題半年報告”,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堅決反對英方炮制所謂“半年報告”,干涉中國內政、抹黑香港特區的人權法治。事實是香港特區已經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香港特區的安全、民主、民眾自由權利得到更有效保障,發展前景更加光明,向全世界展現了更安全、更自由、更開放、更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在港注冊的非本地公司總數創歷史新高。
香港(資料圖)
對于國際社會而言,這一事件也提供了一個重要啟示:在處理涉華問題時,應當摒棄意識形態偏見,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的發展。畢竟,一個繁榮穩定的中國不僅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身正不怕影子斜。無論是霍布豪斯還是其他反華政客,都應該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只有真正尊重中國,才能贏得中國人民的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