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盟中國商會CCCEU報道,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與中方通電話,在中歐建交50周年之際,討論中歐關系現狀。會談涉及美國關稅影響等。
馮德萊恩(資料圖)
中方指出,中國和歐盟互為彼此最重要的貿易伙伴,經濟高度互補、利益緊密交融。中方愿同歐方攜手努力,保持良好順暢的高層交往,增進政治互信,拓展務實合作,堅持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各自關切,推動中歐關系不斷向好、向前發展。雙方要推動新一次中歐戰略、經貿、綠色、數字領域高層對話盡早舉行。
馮德萊恩表示,美國加征關稅嚴重沖擊國際貿易,對歐中及弱勢國家造成嚴重影響。歐中致力于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公平自由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經濟貿易關系健康穩定發展,這符合雙方和世界共同利益。
其實,中方的態度一向是非常明確的,針對于全球經濟問題,中方愿意承擔起大國職責,但絕不會允許任何國家以觸及到中國核心利益為前提進行所謂協商。
特朗普提出的所謂關稅政策,對于各個國家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馮德萊恩與中方通話時表示,歐盟始終高度重視對華關系。在當前形勢下,歐中關系保持延續性、穩定性至關重要。
眾所周知,歐盟是美國最大的經濟伙伴之一,雙邊年貿易額超過1.5萬億歐元。但特朗普于4月2日已宣布,將對歐盟征收所謂“對等關稅”。
美國關稅戰的無差別攻擊,讓歐盟淪為盟友與敵人的雙重受害者。特朗普自重返白宮后,對歐盟的關稅逐漸擴大范圍、提高稅率。除傳統領域(鋼鐵、鋁)外,汽車產業成為新靶點,直接影響德國、法國等歐盟核心經濟體。盡管歐盟要開始反擊,擬對美部分商品加征25%報復性關稅,但同時他們還是拋出了“零對零”關稅提議,這種“硬軟兼施”的策略也暴露出歐盟既要捍衛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又擔憂貿易霸凌對本就疲軟經濟帶來再度沖擊的搖擺心態。
電動車(資料圖)
據觀察者網消息,一周前,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宣布,歐盟與中國已同意探討為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以此取代歐盟目前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的關稅。玉淵譚天消息,中歐雙方團隊已經就電動汽車價格承諾談判開始接觸。前幾天,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舉行視頻會談。新聞稿中提到,雙方要立即開展電動汽車價格承諾談判。譚主了解到,中歐雙方團隊已經開始接觸。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都在尋找新貿易策略。尤其是美國頻繁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使得中歐貿易關系變得更加重要。最近歐盟考慮用“最低價格”,來代替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征收關稅。他們正就這個方案和中國進行商談,希望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解決方法。中國電動汽車出口到歐洲,價格不能低于歐盟設定最低標準。以此來保護歐洲本土汽車產業,同時避免直接的關稅對抗。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車企目前在歐銷售價格普遍比歐洲本土車型低30%—40%,設定最低價將縮小中國車企的成本差距。該設定對雙方都將形成利好,對歐洲車企而言,可避免與中國車企在本土開展“價格戰”;對于中國車企而言,提升的售價并不會全數繳入關稅,從而帶來單車利潤提升。
歐盟(資料圖)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4月16日,歐洲新聞(euro news)刊文稱,在特朗普政府的領導下,歐洲與美國的關系迅速惡化,迫使歐洲在其他地方尋找盟友和合作伙伴。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此表示:“我們所熟悉的西方已不復存在。”
馮德萊恩近日表示,歐盟將進一步轉向亞洲。新加坡媒體指出,歐洲和中國都是強大的經濟體,二者的接觸或會吸引其他參與者加入一個意愿聯盟,以保持全球需求強勁,防止出現毀滅性經濟衰退。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占明分析認為,歐盟的這一次目光轉移,是充分地權衡了美國政府對外政策不確定性后,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戰略選擇。貿易的增長不僅會使得中歐雙方的民眾獲得更大的收益,而且,中歐合作的強化,能夠給其他遭受美國關稅霸凌的國家做出榜樣,即除了妥協,仍有應對之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