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德陽天氣 小雨轉晴 17℃-32℃
四月,稻種在陶甕里吸飽了春水,父親總要捧出一把湊在鼻尖聞,他說浸過的谷子有奶腥氣。“秧母田”是一年大春的希望,父親總把最肥的油餅肥碾碎了撒進去,還要一擔一擔補足農家肥。新泥吸飽了油星,在晨光里泛著琥珀色的光。
犁田、泡田、耙田,撒肥、起廂、抹廂,泡種、催芽、撒種,父親以沉默的勞作同秧田說話。那些晨霧未散的清早,他蹲在田埂上卷煙,青煙絲絲縷縷融進白霧里。突然襲擊“秧母田”的鴨群,也來感受春泥的溫暖,而泥水里冒出的針尖似的綠時,是“秧母田”在答他的話。
到谷雨前后,嫩秧會在母田里漸漸挺直脊梁,父親會赤腳踩進溫熱的泥漿,手指貼著水面拂過秧尖。水蜘蛛驚慌地劃開漣漪,弄皺了一田翡翠。然后會把秧苗移栽大田,在蟬鳴聲里,秧苗會分蘗、拔節、孕穗、揚花、受粉、灌漿,谷粒會在秋天變得金黃。
秋風掃過曬場時,播秧種的三輪會滿載金黃的谷粒,而谷粒將堆滿父親的倉房。收割后的田畝裸露出赭色的胸膛,稻茬間游動著細小的泉眼。遠處的稻草垛在暮色中蜷成團,恍惚又是當年浸種的陶甕,盛著輪回的乳香。那一刻,土地就是父親的江山,而,江山如畫。
我知道,這片不會說話的母田,在父親的記憶里分娩過六七十茬春天。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土地不會撒謊。某一天,我的掌心也會長出相似的繭花,會懂得那些父輩們俯身的姿勢,這種沉默的儀式——原來土地也會疼,得用綠茵茵的襁褓,暖著它結痂的心傷。
圖/游光輝 文/九皋
作者簡介
游光輝,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攝影家協會理事、德陽市攝影家協會主席,資深媒體人,曾出版《游光輝紀實攝影集》《高原人》畫冊、《父老鄉親》等多部攝影專集。
九皋,本名李又健,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見于《星星》《延河》《鴨綠江》《草堂》等。
來源 | 德陽市攝影家協會
編輯 | 劉婭 責編 | 張慶 杜敏 孫暢 監制 | 袁昱
點亮和讓更多人看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