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佳儒
2023年,這家醫藥公司營收已經連續下降4年,歸母凈利潤已經連續虧損3年。
更驚險的是,到了年末,公司的貨幣資金僅有4.04億,較上年同期銳減60%。與此同時,公司的短期借款大幅增長至2.75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翻倍增長到了2.21億。
用公司老板朱義的原話形容,“資金鏈隨時可能斷”。
然而,僅僅一年后的2024年,這家醫藥公司逆襲了,營收增長936.31%,歸母凈利潤大幅扭虧為盈。二級市場上,2025年4月17日收盤,這家公司市值106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朱義創立的這家公司叫百利天恒。憑借持股所對應的財富,朱義成了“科創板首富”。
百利天恒逆襲,源于一筆海外合作伙伴的超級訂單。為此,朱義和百利天恒積累了10年。在這跌宕起伏背后,朱義和百利天恒究竟有著怎樣的經歷?
放下“鐵飯碗”創業,拿下“科創板首富”
1963年,朱義于四川南充出生。從教育經歷看,朱義是一個學霸級人物,本科畢業于四川大學無線電物理專業,碩士畢業于復旦大學生物物理專業,還讀了四川大學企業管理的博士。
碩士畢業后,朱義任職于一家醫科大學微生物免疫教研室,端上了人人羨慕的“鐵飯碗”。然而,工作一段時間后,朱義決定辭職,投身商業。當時的單位有一個說法,“從來只有我們這里開人,沒有人主動從我們這里辭職的”。
朱義辭職的原因很明確,他渴望在醫藥領域取得一番成就,希望做出真正的“新東西”,也就是創新藥。他曾表示,“不如我自己出去把錢賺了,再回來做科研”。
辭職后,朱義試水生物醫藥公司,但并不理想。于是,他前往廣西北海投身房地產,此后,朱義又到了四川做起了建材生意。積累了一些資金后,朱義又開始了醫藥領域的創業。
1996年,朱義在成都創辦了百利藥業(百利天恒的前身),考慮到創新藥研發是一項高度 “燒錢” 的事業,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于是,百利天恒最初以仿制藥為主,并實現了資金積累。
同花順顯示,百利天恒2011年營收3.66億元,歸母利潤3987萬元,此后數年,公司連續盈利。
2014年,百利天恒的創新藥研發提速了。公司在美國西雅圖創立子公司西雅圖免疫(SystImmune),專注研發ADC(抗體偶聯藥物,一種抗癌藥物)。
為了創新藥的研發,百利天恒掏光家底。朱義回憶,當時百利天恒除去自己需要的錢,剩下的現金流就是每年1000萬美元,全部投到創新藥團隊去。2019年到2023年,在高額研發費用影響下,公司扣非凈利潤連續5年虧損。
長期以來,百利天恒靠融資維持運營,IPO前獲得了奧博資本的投資,還于2023年1月在科創板上市,實際募資9.9億元。
即便如此,百利天恒還是險些“斷糧”,2023年末,公司的貨幣資金很是緊張,難以覆蓋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朱義說,“科創板上市后,錢很快就沒了,資金鏈隨時可能斷。”
2024年,百利天恒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根據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8.23億元,同比增長936.31%,歸母凈利潤37.08億元,增長575.02%,上年同期虧損7.8億元。
受此影響,二級市場上,百利天恒股價節節攀升,2025年4月17日收盤,上市僅兩年的百利天恒市值1067億元。朱義持有百利天恒74.35%的股份,持股財富高達793億元。
早在2024年10月的《2024胡潤百富榜》上,朱義以510億元的財富,在科創板上市公司老板中排名第一。在市場上,朱義有“科創板首富”的稱號。
如今,朱義持股財富高達793億元,“科創板首富”的地位進一步穩固。
一鳴驚人后,“黑馬”還在四處找錢
百利天恒的逆襲,離不開一款創新藥,這款藥正來自2014年布局的子公司西雅圖免疫。
時間回到2023 年6月,百利天恒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上,公布了BL-B01D1的臨床I期數據。會后,全球前十大跨國藥企中有八家表達合作意向。
根據百利天恒的公告,BL-B01D1是全球首創、新概念且唯一進入III期臨床階段的EGFR×HER3雙抗ADC,目前公司就BL-B01D1在中國和美國已開展30余項針對10余種腫瘤類型的臨床試驗,包括非小細胞肺癌、晚期實體瘤等。
當年12 月 ,百利天恒公告,全資子公司西雅圖免疫(SystImmune)與海外醫藥巨頭百時美施貴寶(以下簡稱“BMS”)就BL-B01D1項目達成獨家許可與合作協議,BMS 將獨家負責 BL-B01D1在中國大陸以外全球其他地區的開發和商業化。
合作協議生效后,BMS向西雅圖免疫支付8億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可達5億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達成開發、注冊和銷售里程碑后,西雅圖免疫將獲得最高可達71億美元的額外付款。
也就是說,百利天恒和BMS潛在總交易額最高可達84億美元,這是迄今為止全球ADC領域單個資產總交易額最大的全球戰略許可及合作交易。
信息披露后,百利天恒和朱義便一鳴驚人。2024年,公司因為收到BMS 8億美元的首付款,業績數據暴漲,成為創新藥領域的“黑馬”企業。
除了合作金額巨大,更重要的是,此次合作并非跨國藥企慣用的“買斷”模式,而是共同開發模式。這意味著百利天恒能夠參與到后續研發進程中,國產藥企有望在全球重大醫藥項目中占據一席之地。
為此,朱義還拒絕了比BMS更高的合作報價。朱義拒絕買斷模式,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想把百利天恒打造成跨國醫藥企業(MNC),BL-B01D1項目就是一塊“敲門磚”。
除了BL-B01D1這個明星產品,根據2024年報,在創新藥領域,百利天恒已擁有14款處于臨床階段的候選藥物,并在全球開展70余項臨床試驗,其中包括國內開展的10余項III 期臨床研究及在美國開展的6項臨床研究。
為了MNC夢想,百利天恒拿到8億美元后,還在四處找錢。
2024年6月,百利天恒公告,為支持公司眾多創新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全球開發,推動公司成長為在腫瘤用藥領域MNC的戰略,公司擬在港股上市。2025年3月,公司又發布定增預案,擬募資39億元,募資用途為加快創新藥物的研發進程。
百利天恒融資,也是基于現實的前瞻考慮,畢竟在收到BMS8億美元前,公司險些斷糧。據合作協議,公司與BMS所約定的71億美元里程碑付款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最終里程碑付款尚存在不確定性。
綜合來看,百利天恒在仿制藥連續盈利的背景下,在創新藥領域果斷投入,并險些陷入財務困境。公司十幾年的堅持,也獲得了豐厚的階段性回報。不過,由于創新藥的潛在風險巨大,有著MNC夢想的百利天恒還難言最終上岸。
未來,百利天恒還將實現怎樣的業績和股價表現,尺度商業將保持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