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等多家媒體報道,美國近期對其自身的造船業表現出了強烈的不滿情緒。“星座”級護衛艦被宣稱是美國海軍最為高端且規模最大、能夠填補美國海軍空白的關鍵艦只。然而就目前的建造情況來看,其建造速度極為緩慢。
美國海軍星座級護衛艦想象圖
按照美國公開的數據,“星座”級護衛艦已經造了兩年,卻僅僅完成了10%。這一進度實在是讓人難以恭維,以至于美國似乎都不得不承認,在磨蹭和低效率方面,自己恐怕是首屈一指的了。
反觀中國正在批量建造的054B護衛艦,情況則大不相同。從公開數據可知,像漯河艦以及欽州艦等054B護衛艦的建造周期大約為15個月,僅僅一年多一點的時間。
對比之下,美國的“星座”級和中國的054B護衛艦在功能上大致相同,但054B護衛艦有著自身的優勢。我們054B的裝備、隱身能力、雙面旋轉雷達以及其他反潛武器裝備等方面都有著進步和發展。
美國造船業的不景氣不僅僅體現在“星座”級護衛艦的建造上。就比如“伯克”艦,美國甚至準備交給韓國建造。韓國現代重工對此頗為得意,宣稱自己一年能夠建造5艘“伯克”級,這又讓美國十分惱怒。
美國國內的建造成本不斷增加,建造周期也不斷延長。像著名的巴斯船廠,如今每艘艦艇平均延誤23個月。而韓國重工不僅聲稱能夠建造美國的驅逐艦、巡洋艦、航空母艦、兩棲艦等多種艦艇,還公開表示能夠向菲律賓提前三個月交付艦艇,并且可以將其他艦艇的工期縮短三分之一。
所以美國國內制造業,尤其是大型武器裝備建造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原因很簡單:
- 1、產能落后,美國的造船業產能無法滿足其海軍對于艦艇數量和建造速度的需求。
- 2、技術工人嚴重缺乏,在艦艇建造這樣復雜且技術含量高的領域,缺乏足夠的技術工人必然會導致建造進程的受阻。
- 3、各種管理方面的“跑冒滴漏”,使得美國目前武器裝備的建造周期與冷戰期間相比并沒有實質性的改善。
這種情況就像是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成本不斷增加,效率卻不見提高,就如同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價格越來越貴,但是效率和能力卻不成正比。
也正因為如此,美國國防部才考慮擴大外包工程。如果真的將“伯克”級外包給韓國,其外包率將會達到38%。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在追趕中國艦艇建造數量方面存在著較大的漏洞。如果按照“星座”級這樣兩年僅完成10%的建造速度,剩余的90%何時能夠補上,實在是難以預估。
之前“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的建造花費了5年時間,而中國076兩棲攻擊艦的首艦四川艦僅用15個月就完工了,這也讓美國表現出了不滿。
欽州艦
如今,讓美國更不高興的事情發生了。中國具備隱身能力和強大反潛能力、加裝了新型雷達的欽州艦054B已經服役,而且服役儀式還很隆重。計算其建造周期,僅僅只有15個月。這意味著中國在造船速度上,僅用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能夠完成大型艦艇主戰平臺的建造。
而美國的“星座”級,盡管之前大力動員造船業進行集中攻關,但到現在似乎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沒有取得太好的成績。這也預示著,在未來新型大平臺的建造方面,中國的速度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快。
從這樣的趨勢來看,在大型平臺建造方面,中國很有可能會迅速超越美國,從而實現中國的領先,確立中國的優勢。一旦這種情況發生,美國海上霸權的瓦解或許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美國一直以來憑借其強大的海軍力量在全球范圍內維持著海上霸權,其艦艇數量和技術在很長時間內都處于領先地位。如今在建造速度上的落后,可能會逐漸改變這種格局。
隨著中國艦艇建造速度的不斷提升和技術的持續發展,美國在海上的優勢將會不斷被削弱。美國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建造效率問題,那么其在海軍艦艇建設方面與中國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其海上霸權的瓦解將不可避免地成為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