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作戰司令部總部,現位于位于科羅拉多斯普林斯的彼得森太空軍基地。
在派克峰的映襯下,美國太空司令部自2019年重建以來,一直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的彼得森太空軍基地運轉。然而,關于總部未來歸屬的爭斗卻愈演愈烈,別稱「落基山帝國」的科羅拉多州與「南方心臟」阿拉巴馬州,兩州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角逐。這場爭論不僅關乎軍事基地的選址,更涉及運營效率、成本節約、地區經濟以及不可避免的政治博弈。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將太空司令部總部遷往阿拉巴馬亨茨維爾的計劃再次浮出水面,推翻了喬·拜登2023年決定將其留在科羅拉多的決定。
▲最近,國防部監察長辦公室發布一份報告揭示了決策過程中的復雜糾葛,一個問題懸而未決:國家安全,還是政治考量,將決定這一關鍵軍事機構的命運?
●新太空競賽下的司令部
美國太空司令部(USSPACECOM)是美國11個聯合作戰司令部之一,負責太空領域的軍事行動。隨著中國和俄羅斯在太空領域的威脅日益加劇,太空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關鍵戰場。
2019年8月,特朗普下令重建太空司令部,臨時將其總部設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這里是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和美國太空軍的彼得森基地所在地,早已是太空軍事行動的中心。然而,永久總部的選址卻引發了一場跨越兩屆政府的激烈爭斗,暴露出軍事基地決策的深層分歧。
2021年1月,特朗普在卸任前幾天宣布,阿拉巴馬亨茨維爾的紅石兵工廠(Redstone Arsenal)將成為太空司令部的永久總部,這一決定由時任空軍部長芭芭拉·巴雷特正式發布。亨茨維爾因其航天工業歷史被昵稱為「火箭城」,在空軍評估中得分最高,預計比科羅拉多節省4.26億美元的成本,主要來自較低的人員工資和建設費用。然而,這一決定立即遭到科羅拉多州兩黨議員的強烈反對,他們指責特朗普出于政治動機,特別是在他曾于阿拉巴馬一檔電臺節目中聲稱自己「親自」選擇了亨茨維爾。
▲2019年8月29日,美國太空司令部授旗儀式,出席者包括時任第45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即將上任的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兼空軍上將約翰·W·雷蒙德、副總統邁克·彭斯、國防部長馬克·T·埃斯珀等。
●拜登的逆轉:優先考慮戰備
拜登上臺后,科羅拉多州部分議員,包括民主黨參議員邁克爾·貝內特和約翰·希肯盧珀,強烈要求重新審視這一決定,認為在太空競爭白熱化的當下,搬遷司令部會干擾其核心任務。2023年7月,經過美國政府問責局(GAO)和國防部監察長辦公室(OIG)兩年的調查,拜登推翻了特朗普的決定,宣布司令部繼續留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帕特里克·賴德準將強調,保持「太空領域的巔峰戰備狀態」是核心考量,搬遷到阿拉巴馬可能將全面作戰能力推遲到2030年代中期。
時任太空司令部司令詹姆斯·迪金森將軍在拜登的決定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在國會作證時警告,搬遷可能導致不愿意搬遷的文職人員流失,并需要3-4年重建安全通信和設施,影響戰備能力。然而,空軍部長弗蘭克·肯達爾卻支持亨茨維爾,認為成本優勢和緩解措施足以應對這些風險。拜登最終選擇支持迪金森,優先考慮連續性,尤其是在2023年12月太空司令部在科羅拉多宣布達到全面作戰能力之際。
阿拉巴馬的議員們,尤其是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亨茨維爾本地人邁克·羅杰斯,強烈反對拜登的決定,指責其為政治操作,意在討好科羅拉多這一搖擺州。羅杰斯發誓要扭轉局面,并在特朗普即將重返白宮時重申了這一承諾。
●政治漩渦
美國太空司令部的選址之爭,堪稱軍事基地決策如何陷入政治漩渦的典型案例。美國空軍2020年的評估基于21項標準,包括基礎設施、成本和航天工業的接近程度,在六個候選地(包括佛羅里達、內布拉斯加、新墨西哥和得克薩斯)中將亨茨維爾排在首位。科羅拉多斯普林斯擁有1400名司令部員工,每年為當地經濟貢獻約10億美元,卻僅排名第五。然而,特朗普的直接干預引發了政治動機質疑,2022年政府問責局的報告批評選址過程「缺乏透明度和可信度」,存在「外觀上偏見」。
拜登2023年的逆轉,同樣被指責為政治操作。阿拉巴馬議員,包括參議員湯米·圖伯維爾,指出科羅拉多的民主黨傾向,暗示拜登在回報政治盟友。圖伯維爾由于反對五角大樓的墮胎旅行政策而持續阻撓軍方晉升,進一步復雜化了局勢。有人猜測阿拉巴馬的嚴格墮胎法影響了拜登的決定,盡管政府對此予以否認。2025年4月國防部監察長報告(完成于2024年2月)進一步凸顯了政治化問題,指出特朗普和拜登均未讓空軍部長按慣例做出最終決定。
●經濟博弈
拋開政治紛爭,搬遷之爭對經濟的潛在影響不容忽視。亨茨維爾擁有強大的航天生態系統,包括NASA的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和陸軍的太空與導彈防御司令部。若司令部遷入,將帶來數千個就業機會和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效益。2021年亨茨維爾-麥迪遜縣商會的研究預測,太空司令部到2030年可創造4000個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每年貢獻27億美元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已圍繞太空司令部建立了完整的太空經濟生態,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等國防承包商在此有重要業務。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前市長約翰·薩瑟斯在2024年估計,失去太空司令部可能使該地區每年損失10億美元,影響住房、零售和稅收收入。薩瑟斯對《科羅拉多太陽報》表示:「太空司令部在科羅拉多運行時間越長,我們的理由就越充分。」這反映了該州誓死捍衛司令部的決心。
●成本與戰備的抉擇
選址之爭的核心是成本與戰備之間的權衡。2025年4月國防部監察長報告詳細闡述了空軍的分析,強調亨茨維爾4.26億美元的成本優勢,源于較低的工資和建設費用。紅石兵工廠現有基礎設施,包括安全設施,進一步增強了其吸引力。空軍提出通過雇傭承包商緩解勞動力中斷,預計戰備風險可在3-4年內得到控制。
然而,科羅拉多提供了連續性。太空司令部在彼得森基地已全面運轉,搬遷需要重建關鍵系統,包括機密通信網絡,2023年五角大樓估計成本高達12億美元。國防部監察長報告指出,太空司令部60%的文職員工可能不愿搬遷,導致漫長的重新培訓期。2024年1月接替迪金森的斯蒂芬·惠廷將軍未公開評論搬遷問題,但軍事分析人士警告,在全球競爭加劇——特別是中國太空能力迅速提升的背景下——干擾一個運轉中的司令部存在重大風險。
●特朗普歸來與未來走向
隨著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阿拉巴馬議員對扭轉拜登決定充滿信心。羅杰斯在2024年11月的一檔電臺節目中預測,特朗普將在上任首周簽署行政命令,將司令部遷至亨茨維爾,并于2025年開始建設。參議員凱蒂·布里特也表示,亨茨維爾的航天人才和成本優勢使其成為「最自然的選擇」。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在羅杰斯領導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的支持下,準備為搬遷提供資金,可能無視科羅拉多議員的反對。
然而,科羅拉多議員并未放棄。民主黨眾議員、前陸軍游騎兵杰森·克羅誓言全力以赴保住司令部,強調其在科羅拉多的成功運營。共和黨眾議員道格·蘭伯恩,眾議院戰略力量小組委員會主席,指出彼得森基地自1985年起就是司令部的家,警告搬遷將導致不可接受的中斷。州長賈里德·波利斯在2024年11月接受科羅拉多公共電臺采訪時承諾直接游說特朗普,將問題框定為國家安全而非政治。
2025年4月最新出爐的國防部監察長報告雖未給出定論,但通過強調空軍對亨茨維爾的偏好并質疑拜登的戰備理由,為阿拉巴馬提供了支持。然而,由于白宮和五角大樓法律顧問的限制,報告未能采訪前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和前空軍部長肯達爾等關鍵人物,留下了解決策全貌的空白。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軍事分析師托德·哈里森警告,如果民主黨在2026年重新控制國會,可能暫停亨茨維爾的建設,但中止一個已獲資助的項目將耗資巨大且政治風險極高。
▲美國太空軍全球部署和組織結構,以慶祝太空軍成立五周年(2019-2024)。圖中列出六個服務組成部分,從左到右分別對應美國太空軍在不同地理和功能作戰司令部中的分支機構:美國太空軍印度-太平洋司令部(Indo-Pacific):負責亞太地區,應對中國等潛在對手在太空領域的挑戰。美國太空軍太空司令部(Space Command):直接隸屬于太空作戰司令部(SpOC),負責太空領域的核心任務,如衛星管理、導彈預警等。美國太空軍中央司令部(Central Command):覆蓋中東地區,可能涉及反恐和區域穩定任務中的太空支持。美國太空軍歐洲-非洲司令部(Europe-Africa):負責歐洲和非洲地區的太空行動,與北約盟友合作。美國太空軍韓國(Forces-Korea):在朝鮮半島的太空力量,針對朝鮮的導彈威脅提供支持。美國太空軍日本(Forces-Japan):在日本的太空力量,增強美日同盟在太空領域的合作。這些分支機構通過「服務組成部分」嵌入到美國其他聯合作戰司令部(如印太司令部、中央司令部等)中,確保太空力量與地面、海上和空中部隊的無縫協作。
●軍事決策的縮影
太空司令部搬遷之爭折射出美國軍事政策中的更廣泛張力:效率與效果的平衡、政治權力的影響,以及戰略優先級與地區利益的協調。亨茨維爾的成本優勢和航天傳統使其極具吸引力,但科羅拉多的現有基礎設施和運營連續性提供了強有力的反駁。隨著特朗普準備采取行動,這一決定將考驗其政府是優先考慮財政節約,還是屈從于阿拉巴馬這一可靠紅州的政治盟友。
目前,太空司令部仍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執行任務,協調衛星行動并捍衛美國在太空的利益。但搬遷的陰影籠罩著未來,其結果將影響國家安全、經濟活力和軍事決策的完整性。正如佛羅里達共和黨眾議員邁克·沃爾茲在2023年聽證會上警告,軍事基地決策的政治化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可能為未來政府樹立危險先例,將軍事基地變成黨派棋局中的棋子。
部分資料來源:美國國防部監察長辦公室報告,2025年4月11日;美國政府問責局報告,2022年6月;美聯社,2023年7月31日;《科羅拉多太陽報》,2025年4月15日;Military.com,2024年11月12日;AL.com,2025年1月;《國會山報》,2024年11月27日;spacepolicyonline.com,2025年4月17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