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為不斷鞏固和拓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積極推動林業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綜合效益,更好助力廣東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2024年9月,廣東省林業局與廣東省財政廳聯合啟動了廣東省林業特色產業發展獎補項目。
首批對仁化縣竹特色產業等6個項目給予獎補支持,每個項目給予省級獎補資金3000萬元(總投資不低于5000萬元),其中不少于50%的省級財政獎補資金采取“補改投”方式實施,全力推進林業特色產業種植適度規模化、加工集群化、產品科技化和營銷品牌化發展。項目實施半年來,各有關單位按照“拉一產強二產推三產”的工作思路,奮力推動項目落地見效,目前項目區已初步呈現出生態增優、產業增效、林農增收的良好發展態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仁化縣享有“中國毛竹之鄉”美譽,竹林面積超42萬畝
一、主要做法
(一)提早謀劃,積極做好項目儲備培育。廣東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林業大省,大力發展林業特色產業事關萬千林農的切身利益,也是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廣東樣板重要內容。為不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2021年廣東省林業局出臺了《廣東省林業特色產業發展基地培育和管理辦法》,并于2022年和2023年先后兩批認定了30個林業特色產業發展基地,有力推動了我省林業產業轉型升級和一二三產融合創新發展,為2024年廣東林業特色產業發展獎補項目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認定的30個林業特色產業發展基地中,18個參與了2024年獎補項目的角逐,經組織專家評審,擇優遴選了前6個項目為首批“補改投”改革改革試點。
(二)合理設計,實事求是做好項目規劃。擇優選出的林業特色產業發展獎補項目,按3000萬元/個的標準安排省級財政獎補資金,項目總投資不低于5000萬元,即市縣級財政和企業自籌資金不低于2000萬元。項目規劃按照“做實做穩一產、做大做強二產、做精做旺三產”的林業產業發展思路,全方位布局林業產品育種、栽培、加工、收儲、綜合利用、科技創新、技術服務、品牌建設、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融合一二三產業全產業,合力提升項目區全產業鏈發展水平,推動建設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林業特色產業發展項目,助力廣東“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鄉村全面振興。
(三)創新模式,充分激活經營主體發展動能。2024年廣東省林業特色產業發展獎補項目,對省級財政補助資金,首次采取了“補改投”模式實施,即每個項目3000萬元的省級獎補資金,其中不少于50%的省級財政獎補資金采取“補改投”方式實施,但省級財政“補改投”資金投資占股比例,一般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且不為第一大股東。省級獎補資金通過“補改投”方式形成的資產及后續收益繼續留存當地,凈收益需按不少于50%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用于培育林業規模經營主體,發展壯大鎮村林業特色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省級財政獎補資金采取分批撥付方式,首批撥付獎補資金總額的60%,第二批資金根據項目中期績效考核評估結果等進行撥付,激發實施主體全力發展項目動能。
(四)壓實責任,確保項目成功組織實施。2024年廣東省林業特色產業發展獎補項目,明確獲批基地所屬的縣(市、區)級人民政府,既是項目的申報主體,也是責任主體,成立工作專班,切實扛起項目主體責任。實施主體優先選擇在林業領域有專職運營團隊、專業化運作經驗,財務管理規范的省級以上林業龍頭企業,目前6個項目共有15家實施主體。實施過程中,以政治監督的方式對項目加強監管,從組織上加快項目落地見效。
廣東瑞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茶籽油加工基地
二、主要成效
2024年10月底,經競爭性評審,仁化縣竹特色產業等6個項目被確定為2024年廣東省林業特色產業發展獎補項目,至今約半年,各項目有關單位不用揚鞭自奮蹄,以奮斗姿態搶時間、抓進度,全力以赴組織林業特色產業獎補項目的實施,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有效撬動了社會資本投資林業。根據項目建設方案和“補改投”實施方案,2024年廣東省林業特色產業發展獎補項目,每個項目省級財政獎補資金為3000萬元,6個項目共投入省級財政獎補資金1.8億元,而企業等實施主體自籌資金投入超10.0億元,同時項目還引入了金融保險機構參與,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以少量的財政資金投入,撬動大量企業資金、社會資本投入推動廣東林業特色產業發展。
(二)加快了林業三產融合創新發展。每個項目區都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引領,按照“拉一產強二產推三產”的工作思路,全力整合各種資源要素,積極探索財政“補改投”模式,全鏈條發展林業特色產業,推動建立三產融合、技術先進、競爭有序、綠色低碳的廣東現代化林業產業體系。比如仁化縣竹特色產業發展項目,規劃了筍材兩用示范林培育、竹筍收購初加工、萬噸竹食品精深加工、竹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等六個項目,涵蓋了竹產業的一二三產,將有力促進竹產業的融合創新發展。
(三)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和村集體經濟發展。廣東實施林業特色產業獎補項目,始終錨定農民增收致富和壯大村集體經濟這個目標。為此各項目實施主體不斷創新利益聯結模式,持續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努力讓更多林農享受產業發展紅利,助力共同富裕。比如和平縣森林藥材特色產業發展項目,將“補改投”項目凈收益的55%至項目所在地陽明、彭寨、下車3個鎮,由鎮注入具備中藥材發展優勢的相關村集體,用于發展壯大鎮村中藥材特色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凈收益的15%反哺縣域中藥材產業鏈主體(含中藥材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等)。
(四)加快了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壯大。據統計,2024年廣東省林業特色產業發展6個獎補項目,實施主體共15家,其中民營企業9家。項目通過支持企業建設標準化種植基地、現代化加工廠房、購置先進生產設備、研發高科技產品及開展市場推廣和品牌營銷活動,顯著提升了企業市場競爭力,助力經營主體的發展壯大。
清新區森林藥材產業發展獎補項目生產加工區
作者:章四平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