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p>
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遠。
80多年前,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見證雙擁運動發軔。
30年前,全國第一個擁軍優屬基金會在上海成立,揭開“擁軍優屬、固我長城”的華章。
今天,新時代的光榮與夢想書寫在廣袤的國土,“愛我人民愛我軍”的壯闊畫卷彰顯“雙擁運動是我黨我軍我國人民特有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將新的雙擁藍圖化為實景畫,團結之力更加凝聚,奮斗之姿更加昂揚。
一
新的思想旗幟,賦予我們書寫時代新篇的智慧力量?!笆冀K把備戰打仗作為第一要務”,習近平強軍思想深刻揭示了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富國和強軍的內在聯系,把握的是時代脈搏,確定的是行動綱領,蘊藏著強國興軍的密碼,也為新時代雙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形勢下,雙擁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p>
“要加強軍政軍民團結,不斷譜寫軍民魚水情時代新篇。”
“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p>
思想的力量催生神州大地的鮮活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設立烈士紀念日、國家公祭日,建立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軍民攜手、團結奮進,在全社會營造出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濃厚氛圍,匯聚起愛我中華、心系國防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
新的發展方位,賦予我們推動迭代升級的深厚底氣。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進入新時代,雙擁工作深度融入國家戰略,軍地多領域聯動,在促進戰斗力生成、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合作不斷深入。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在這座英雄城市,透過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這扇窗,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滿懷期待。舉辦“崇敬大會”,開發“崇敬之窗”小程序,崇敬公益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推出系列“崇敬”項目和平臺,各項崇敬事業落地生根做細做實;聚焦建軍百年打出“組合拳”,有序推進“實事工程”;助力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社會化擁軍積厚成勢;“優撫食堂”“優撫病房”“優撫驛站”等項目上新,優待優撫春色滿園……“可貴的探索,不朽的事業”正迎來奮力一躍,迸發出時代最強音。
三
新的奮斗目標,賦予我們把握歷史機遇的高遠視野。走向未來:2027,2035,2049,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就在眼前。如何抓住我國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機遇,加快發展新質戰斗力?如何推動軍隊所需與地方所能無縫對接,鍛造與新質戰斗力相匹配的雙擁工作新質服務力?這是一道時代考題。
思想有多遠,目光就有多遠,腳步就能延伸多遠。守正創新推動高質量雙擁工作,這是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必然選擇。鍛造新質服務力意味著更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更高效的擁軍支前體系;意味著更豐富的項目,更創新的平臺;意味著更完善的運行落實制度,更濃厚的團結和諧氛圍;意味著從事社會化擁軍優屬工作的社會組織自身的“蛻變”——從配角、拐杖、助手,成為活躍的主角。繼往開來再出發,不但要以自覺認識機遇,更要以自為把握機遇。
“凡國之重也,必待兵之勝也?!碑斍埃獠凯h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進一步上升,不斷豐富“愛我人民愛我軍”的上海實踐,以符合中央要求、切合上海實際、貼近部隊特點的新時代雙擁工作新進步,探索強國興軍之路,凝聚新的人民戰爭的磅礴偉力,“光榮之城”已經出發!
原標題:《中國式強國興軍之路的“申”動探索》
欄目主編:何易 文字編輯:顧洋
來源:作者:曉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