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道(文/葉平凡)萬隆坐落于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西部的高原盆地,平均海拔約768米,四周被火山群包圍。由于海拔較高,這里氣候涼爽宜人,年均氣溫18-26攝氏度,古稱“勃良安”,意為“仙之國”。
得益于良好的自然條件,自19世紀末起,萬隆就成為荷蘭殖民者和其他歐洲人的度假勝地,城市布局和建筑風格深受歐洲影響,素有“爪哇的巴黎”之美譽。
我第一次踏上萬隆的土地是在2007年。印尼擁堵的交通狀況人盡皆知,盡管雅加達與萬隆相距僅140余公里,但當時開車往返卻十分辛苦。
2023年底,我到印尼成為駐外記者。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已記不清去過萬隆多少次。毫無疑問,這完全得益于雅萬高鐵的通車,讓兩個城市由擁堵變通途。
2015年4月,隨著中印尼雙方簽署《關于開展雅加達-萬隆高速鐵路項目的框架安排》,雅萬高鐵建設進入實施階段。兩國建設者克服地質條件復雜、施工條件有限、新冠疫情肆虐等重重困難,全長142.3公里、最高運營時速350公里的雅萬高鐵于2023年10月正式通車。
這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也是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印尼“全球海洋支點”構想對接、中印尼兩國務實合作的標志性項目。
截至2025年2月17日,雅萬高鐵已累計發送旅客801.1萬人次,單日最高旅客發送量達2.44萬人次,雅加達至萬隆的傳統出行方式被徹底顛覆。
每次搭乘雅萬高鐵,我都有恍如回國的錯覺,因為舒適的候車廳、寬敞的站臺、流線型車體、車廂內座椅布置等都與國內高鐵沒有區別。只有當印尼籍列車員從身邊走過,或窗外飛速掠過的水田房舍和椰樹,才能不時將我拉回印尼的時空之中。
雅萬高鐵不僅縮短雅加達與萬隆之間的通行時間,也帶動沿線小微企業的發展、新住宅區的興起,并促進購物中心、餐廳和旅游目的地等新經濟中心的成長。
雅萬高鐵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形成的跨機械、冶金、材料、電氣、電子、化工、信息等行業的產業鏈條,也幫助印尼制造業和交通運輸業實現躍遷式發展。
就在幾天前,我前往萬隆采訪雅萬高鐵企業公關經理埃米爾·蒙蒂。作為印尼鐵路運輸行業專業人士,他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中印尼之間的戰略合作毫無疑問推動了印尼發展。我們不僅獲得了投資,得到實實在在的基礎設施,也從中收獲了技術轉移,”埃米爾說,“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中國方面向我們傳授了高鐵的建設、制造流程。如今,雅萬高鐵每天62趟列車的駕駛任務已全部由接受過中方培訓的印尼司機獨立承擔,并通過專業認證。因此,雙方的合作不僅體現在基礎設施層面,更提升了印尼本國的人才能力與技術水平。”
雅萬高鐵讓中印尼跑出合作共贏“加速度”,一個個合作項目正在西爪哇地區乃至印尼各群島上開花結果。
中國新能源汽車巨頭比亞迪投資10億美元在西爪哇省蘇邦縣建設的印尼工廠,預計將于2026年初竣工投產,為當地新增超1.8萬個就業崗位;2024年8月28日,中國循環科技頭部企業格林美投資3000萬美元,與印尼萬隆理工學院、中國中南大學合作建設的中國-印尼新能源材料與冶金工程技術聯合研究實驗室建成運行,為印尼培養高端冶金技術、新能源材料與綠色技術人才;同一天,由中國電建湖北工程公司承建的印尼裝機容量最大陸地光伏項目——卡拉旺100兆瓦光伏項目正式交付。
在返回雅加達的高鐵上,我品嘗著萬隆一家咖啡館用中國云南、印尼和非洲埃塞俄比亞三地咖啡豆調制的拼配咖啡,思緒萬千。70年前,亞非各國領導人們在萬隆會議上的音容笑貌,猶如窗外景色一幀幀劃過。
2024年10月17日,乘務人員在行駛中的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車廂內巡視。(徐欽 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