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樂兮~
曾有那么一段時間,我做著繁雜的工作,像機器人一樣,每天把自己忙成陀螺,加班更是成為常態(tài)化。
從而忽視了自己的成長和孩子的情感需求,脾氣更是一點就炸,對孩子沒有耐心,雖然養(yǎng)兒的書籍堆了一書桌,耐心看完的卻沒有一本。
那時候上班時遇到一個很好的領導,從他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他帶給我很多困惑,同時又讓我隱隱感覺,自己無論是格局還是知識,都是那么的無知和渺小,我猶如困獸,找不到出口。
無意間的橫沖直撞中我掙脫了上班族的牢籠,和表妹商量,開了一家美容養(yǎng)生店。
雖然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過怎樣的生活,但是我開始了思考,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了三種很旺自己的三種方式。
01、 慢下來
漸漸的我放慢了自己步履匆匆的腳步,開始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我在陽光明媚的房子里,養(yǎng)了自己喜歡的多肉綠植,擺上妹妹送我喝茶的器具。
從此我開啟了慢養(yǎng)自己的時光。那時買了幾個月的梔子花開的燦爛極了。
亦如人民日報中:“爛漫不過世間花,慢煮光陰一盞茶。”
慢下來后,我的心也跟著慢了下來,開始理解了孩子,開始懂得孩子情緒背后的深層原因。
我不再焦躁,會仔細聆聽孩子的聲音,會和孩子一起撿樹葉做手工,和他一起做個“采花大盜”,他還會把路邊的小野菊摘下來,小心呵護送給我(比爸爸有情趣多了)。
02、 靜下來
我開始看書,開始滋養(yǎng)我干枯已久的精神靈田,讓自己在書中靜下來,從書中獲取力量。
開始養(yǎng)自己的心,不焦躁,不橫向比較,要縱向的自我比較,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好,在養(yǎng)娃的同時養(yǎng)養(yǎng)自己。
上周去參加幼兒園的幼小銜接研討會時,那位非常優(yōu)秀的老師就說:“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自己先成為什么樣的人!”
楊絳先生能在牛棚里寫下“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而奧黛麗·赫布在戰(zhàn)亂年代仍保持優(yōu)雅形態(tài)。
真正的靜氣,從來不是與世無爭的淡漠,而是亂云飛渡中的從容。
我也會在暴走的瞬間突然想起練習深呼吸,深呼吸三次后竟也漸漸平靜下來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原來靜能生慧,古人誠不欺我。
03、 動起來
之前的每天早上我會沿著黃河邊跑步,動起來的感覺實在美妙。
我一邊跑步一邊傾聽黃河的咆哮,還有小鳥的嘰嘰喳喳,路旁垂柳的輕拂,都在奏著生命之歌,讓我感受生命的美好。
而現(xiàn)在我也會在嬰兒車旁隨時拿起跳繩,也會在周末陪孩子打羽毛球,感受動起來的魅力。
哈佛大學持續(xù)76年的幸福研究表明,保持運動習慣的人抑郁概率降低26%。
這讓我想起74歲開始學芭蕾的許鞍華導演,想起80歲登上《VOGUE》封面的超模卡門·戴爾。
她們用身體詮釋著:青春不是膠原蛋白的堆積,而是運動帶來的細胞持續(xù)進化的勇氣。
我們也應當在僅有一次的人生中,活得熾熱而自在。
站在36歲的門檻回望,突然明白所謂“旺自己”,不過是學會和生活和解。
慢下來校準生活的節(jié)奏,靜下來傾聽生命的律動,動起來譜寫人生的新樂章。
就像《瓦爾登湖》里說的:“讓我們如大自然般悠然自在地生活吧,該起床時起床,該休息時安心休息。”
畢竟人生不是百米沖刺,而是一場需要適當速度的馬拉松。當你學會給靈魂松綁,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以上,共勉!
- END -
喜歡的話點個【贊】+【推薦】,加個【關注】,或者【分享】給身邊需要的人,您的點贊關注轉發(fā)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和動力,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