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澎湃新聞報道,中國依據相關法規,宣布對美國部分關鍵物項實施斷供舉措,這一消息瞬間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普京(資料圖)
從2024年12月27日我國發布針對美七家軍工企業和高層的反制措施來看,不僅凍結其在華資產,還禁止我國任何主體與之合作,同時禁止其他國家和地區向美國出售特定產品。發展國防軍工的12種關鍵材料中,有七種被中國牢牢把控。比如鎵,中國在全球近乎壟斷;鍺、鋰、石墨等關鍵材料,中國產量占比也極高。此次斷供對美國軍工、科技產業沖擊巨大,美國近1000多個武器系統或受嚴重打擊,兩萬多個零件面臨供需不足。
美國在稀土等關鍵資源領域,長期依賴進口。以稀土為例,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的稀土占其進口總量的約七成,中國稀土出口量約占全球的八成。當中國對美斷供部分關鍵物項后,美國相關產業陷入困境。在此情形下,特朗普有所動作,其簽署行政命令對進口關鍵礦產進行調查,可這一行為更多是象征意義。畢竟中國已實施斷供,此時調查加征關稅為時已晚,更多像是特朗普給國內企業的一種姿態,告誡從中國進口稀土材料難度極大。
普京(資料圖)
而就在美國焦頭爛額之際,俄羅斯方面傳來消息。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總裁德米特里耶夫透露,俄美已啟動稀土合作談判,美國企業對此表現出濃厚興趣。普京總統也曾公開表示,愿意與美國合作開發頓巴斯地區的稀土資源,甚至提出供應200萬噸鋁的誘人條件。俄羅斯擁有豐富的稀土儲量,其在全球稀土市場若加大開發與供應,將對全球稀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但這并不意味著普京給中方“惹了大麻煩”。中俄關系歷經多年發展,十分穩固。普京執政期間,多次在領土等問題上積極作為,歸還中國部分領土。在能源領域,俄羅斯為中國提供穩定的油氣資源;貿易層面,中俄雙邊貿易額持續增長,合作領域不斷拓寬。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建立在平等、互利、共贏基礎上,不會因第三方因素輕易動搖。
普京(資料圖)
中國此次對美斷供,是基于美國一系列損害中國利益的行徑所做出的必要反制。美國出臺芯片法案遏制中國半導體發展,還頻繁向臺島出售武器,嚴重破壞臺海局勢穩定。中國此舉旨在維護國家安全、主權與發展利益。俄美在稀土方面的合作,雖會對全球稀土市場供需及價格等方面產生影響,但難以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在關鍵物項領域的優勢地位。中國在相關資源的開采、提煉及加工技術等方面,有著深厚積累與完備產業鏈。
從長遠視角看,中美俄在稀土領域的博弈,反映出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下,各國對關鍵戰略資源的重視與爭奪。未來,中美俄三方在稀土問題上,或將繼續圍繞自身利益進行戰略考量與互動。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可能在全球稀土格局中,基于自身資源優勢與產業需求,發揮獨特作用,推動全球稀土格局進一步演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