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白宮上演了一出"關稅烏龍"大戲,讓全球吃瓜群眾看得目瞪口呆。事情的起因是白宮官網突然冒出一句"中國面臨高達245%的關稅",直接把市場嚇得夠嗆。要知道這個數字比之前145%的稅率足足高出100個百分點,這不是要掀桌子嗎?
不過白宮反應倒是挺快,連夜發聲明澄清說這純屬誤會。原來245%不是新加的稅,而是把之前的幾筆賬算在一起:125%的對等關稅+20%的芬太尼特別稅+100%的301條款稅,三筆加起來正好245%。而且這個"天價關稅"只針對注射器和針頭這類特殊商品,并不是所有中國貨都這么慘。有網友調侃說,這數學題算得挺溜,但差點引發金融海嘯就不好玩了。
要說這事也不能全怪媒體誤讀,白宮自己發的"戰報"里明晃晃寫著"高達245%",換誰看了不迷糊?更搞笑的是,這出烏龍剛爆出來,美國財長貝森特就在阿根廷急吼吼地喊話:"這些關稅不可持續!"華爾街出身的他顯然比政客們更清楚,再這么加稅下去,美國企業要先扛不住了。據說這位新上任的財長已經悄悄叫停了電子產品和汽車零部件的關稅,明顯是在給貿易戰踩剎車。
但中方的態度就很有意思了。外交部發言人被問到245%這個數字時,直接甩了句"去問美方",商務部的回應更是淡定:"個別商品累計關稅達245%"。這云淡風輕的架勢,活像在看鄰居家熊孩子砸自家玩具——反正疼的不是我。更絕的是,自從4月2日美國宣布加稅以來,特朗普已經公開喊了七八次"等中國電話",結果等到現在都沒動靜。CNBC爆料說,有企業去白宮打聽進展,得到的回復是"中方還沒來電",這臉打得啪啪響。
知情人士透露,中方開出的談判條件相當硬核:第一,管好你們官員的嘴,別整天對華抹黑;第二,在臺灣問題和制裁問題上必須讓步;第三,得專門設個"中國事務談判代表"以示尊重。這些條件擺明了是要美國先低頭,難怪彭博社評論說:"現在不是中國求美國,而是美國等中國施舍談判機會。"
這場關稅鬧劇背后,其實藏著兩個大國的心理博弈。美國那邊,特朗普既想靠強硬姿態拉選票,又怕真把經濟搞崩了;中國這邊,早就看穿對方"雷聲大雨點小"的把戲,索性以靜制動。就像下棋時一方瘋狂叫囂,另一方卻氣定神閑地喝茶——反正我的棋子比你多,看誰耗得過誰。
最新消息是,美國貿易代表處已經開始悄悄修改關稅豁免清單,連《紐約時報》都承認"白宮在找臺階下"。要我說啊,這出戲演到現在,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關稅大棒揮得越狠,反彈時抽自己就越疼。不如學學中國老祖宗的智慧——"和為貴"三個字,可比245%的關稅值錢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