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21日是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本次宣傳活動的主題是“科學防癌、健康生活”。癌癥是人類健康的一大“宿敵”,一旦發現癌癥很多人在身心上都會經歷前所未有的煎熬和挑戰。其實,癌癥并沒有那么可怕,早做預防、重視早篩、早診早治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癌癥帶來的傷害。
早預防
幼年起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01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癌癥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美國癌癥協會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四成癌癥歸因于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吸煙、吸二手煙、超重/肥胖、飲酒、過多食用紅肉和加工肉類、水果和蔬菜攝入不足、膳食纖維和鈣攝入不足、缺乏運動、輻射以及感染。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預防癌癥的發生。
那么,怎樣預防癌癥?近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開灤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在《科學報告》上刊發的一項研究發現,遵循“生活必需的8項指標”,包括四個行為指標:定期運動、健康飲食、不吸煙、健康睡眠;四個生理指標:健康體重、膽固醇、血糖和血壓,有助于降低多種癌癥風險。尤其在炎癥水平較高的人群中,保護作用更為顯著。
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癥研究所發布的一份有關癌癥預防的報告,還給出過具體的防癌建議。1.保持健康體重:將體重保持在正常范圍內,在成年期避免體重增加。2.多活動: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體力活動或75分鐘高強度體力活動。3.該多吃的食物:全谷類、蔬菜、水果和豆類應作為日常飲食的主要部分,目標是至少三分之二是這四類食物。4.該避免的食物:限制攝入“快餐”和其他高脂、高淀粉或高糖的加工食品。5.該少吃的食物:紅肉和加工肉類。6.少喝甜飲料。7.限制飲酒,最好不喝酒。8.不建議用補充劑來預防癌癥。9.盡量母乳喂養。10.已確診的癌癥患者,也要遵循這些建議。
癌癥的發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關危險因素累積的過程。癌癥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盡早關注癌癥預防,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早篩查
40歲起應重視癌癥篩查
02
除了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危險因素之外,大家還要重視定期體檢,積極早篩。早篩,即利用快速、簡便的檢查手段,在健康人群中發現特定的高風險人群,并對這些高風險人群有針對性地進行篩查,及早發現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癥。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陳宗濤曾在其文章中介紹,大部分癌癥需要通過特殊的檢查才能發現:
胸部低劑量螺旋CT是目前最有效的早期篩查肺癌的手段。有肺癌家族史(三代內直系親屬有肺癌病史)、長期吸煙(包括被動吸煙)者、職業暴露(石棉、鈾等)、有肺部慢性病史(如慢阻肺、肺結核)等人群,為肺癌的高危人群,建議從40歲開始,每年進行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
乳腺X線、乳腺磁共振是進一步檢查的重要手段。《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建議,機會性篩查一般從40歲開始,高危人群篩查可提前到40歲以前,群體篩查暫無推薦年齡,國際上推薦40~50歲。
肝臟超聲檢查費用低,作為肝癌初篩手段被廣泛使用,但其對于3厘米以下的小肝癌漏診率較高。肝臟磁共振檢查是最敏感的早篩手段,但價格較高。故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篩查方式。甲胎蛋白、丙肝、丁肝的篩查對肝癌的早篩也具有一定作用。
電子胃鏡是胃癌篩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高危人群或非高危人群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腹脹、腹痛等癥狀時,應及時行胃鏡檢查。
結腸鏡是結直腸癌篩查的金標準。無高危因素的人群40歲起可接受結直腸癌風險評估。高危人群應根據不同的危險因素確定篩查的間隔時間。
前列腺癌應關注PSA指標(前列腺特異性抗原)。
早治療
時刻重視危險信號,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03
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癥生存率的關鍵,要及時關注身體出現的癌癥危險信號。
國家衛生健康委此前發布的癌癥防治核心信息指出,癌癥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時間與癌癥發現的早晚密切相關,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生存時間越長。出現以下癥狀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1.身體淺表部位出現的異常腫塊。2.體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內色澤加深或迅速增大。3.身體出現的異常感覺:哽咽感、疼痛等。4.皮膚或黏膜經久不愈的潰瘍。5.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欲減退。6.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或帶血。7.持久性聲音嘶啞,干咳,痰中帶血。8.聽力異常,流鼻血,頭痛。9.陰道異常出血,特別是接觸性出血。10.無痛性血尿,排尿不暢。11.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
捕捉到異常信號后要迅速反應,尋求解決方案。不少人發現癌癥后,會相信偏方和虛假廣告,這往往會延誤治療時機。發現癌癥要選擇正規醫院接受規范化治療。癌癥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大類,非手術治療又包括放射治療、化學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中醫治療等。根據癌癥種類和疾病分期來決定綜合治療方案,是治愈癌癥的基本保障。
轉載請注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 || 燕聲
編輯 || 顏紅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