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昌4月17日電 (盧夢夢)眼下,正是雙孢菇成熟的季節。在江西省南昌市安義縣龍津鎮前進村的雙孢菇種植基地,一排排整齊的菇房映入眼簾,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菇香,工人們正忙碌地進行菌菇采摘、分揀工作。
“我們這里的雙孢菇生長周期短,產量高。棚內采用智能化溫控技術來控制溫濕,可實現雙孢菇全年采收。”安義縣龍津鎮前進村雙孢菇種植基地負責人魏德華介紹,該基地共建設菌菇種植大棚10余個,年產雙孢菇130萬斤,產值達650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不斷提升雙孢菇的品質與產量。同時,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引進雙孢菇深加工項目,開發菌菇罐頭、菌菇醬等產品,有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談及未來,魏德華滿懷信心地說。
圖為江西省南昌市安義縣石鼻鎮赤石村菌菇種植基地內,農戶在分揀平菇。盧夢夢 攝
在南昌市安義縣石鼻鎮赤石村,小菌菇也日漸為村民們撐起了“致富傘”。“安義是南昌的產糧大縣,豐富的秸稈與牛糞正是培育雙孢菇的優質原料,發酵后的菌渣還能還田當有機肥。”安義縣石鼻鎮赤石村菌菇種植基地負責人林武生介紹,目前,該基地已建成20個標準大棚,年產草菇180噸、雙孢菇240噸,2024年實現銷售額650萬元。
更令人欣喜的是,菌菇種植基地還為村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據了解,在該基地長期務工的村民有20人,人均年增收超30000元。“我去年建了6個種植大棚,采收的菌菇都由基地保底收購,年增收超10萬元。”安義縣石鼻鎮赤石村村民劉貴根說。
安義縣菌菇產業的發展,正是南昌市利用“一村一品”助推鄉村振興,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的生動縮影。據統計,2024年,南昌市1153個行政村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已突破16億元。其中,232個村邁入“百萬俱樂部”,28個村成為千萬級“超強村”。(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