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市第一中學全景圖。山西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全明 攝
呂梁中考成績連續兩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陣,高考達線人數、達線比例、清北人數連年刷新呂梁歷史紀錄。2023年,建區52年來全省理科狀元首次花落呂梁。基礎教育資源供給持續增加,4年時間新建6所市直學校,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爭一流”到“創品牌”,從“大起來”到“強起來”,呂梁市教育強市建設步伐更加堅實鏗鏘。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投入更加有力
設立地方增量績效。呂梁市縣兩級財政每年投入4.8億元,將全市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總量增加20%,19所重點建設高中的教師績效工資按總量的2.5倍基本兌現。全市二甲以上公立醫院均開通教師就醫綠色通道,教師率先免費乘坐全市城鄉公交,市域旅游景點向教師免費開放,實行每年一次人均1000元的教師免費體檢。9個縣(市、區)設立教育發展基金……
加大教育引才力度。呂梁針對教育部直屬6所師范院校本科以上師范類畢業生來該市公辦中小學任教,直接面試錄用入編,提供人才公寓,給予20萬元生活補助。4年來全市累計招聘公費師范生259人、碩士研究生1859人、博士研究生1人,極大地改變了過去呂梁很難吸引到高層次教育人才的困局。
2021年以來,全市撤并農村薄弱學校324所,改造寄宿制學校200所,“三殘”適齡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100%。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248所,連續4年新建6所市直學校,呂梁一中、呂梁三中、呂梁一小相繼投運,呂梁一小東屬巴校區、沙麻溝校區如期實現招生,公辦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持續增加。全市完成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00所,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63所,“幼有所育”得到持續鞏固。
從“爭一流”到“創品牌”,質量更加均衡
呂梁一小與興縣城南小學、蔡家會小學,柳林縣森澤寄宿制學校,嵐縣坡上明德小學、普明希望小學主動牽手,常態化開展結對幫扶;臨縣教體局組建了兩個初高中教育協同發展聯合體、9個幫扶式聯盟校、16個教育集團,將全縣85所中小學校幼兒園綁在一起,以區域內優質學校為龍頭學校,帶動薄弱學校發展,讓一所名校“一枝獨秀”變為校校優質的“滿園飄香”。離石區東關小學與永寧小學、長治路小學與鳳山底小學組建成聯盟校,極大緩解了“擇校熱”……
近年來,呂梁市構建優質資源共享的區域教育發展共同體,采取跨區域集團化辦學、城鄉結對幫扶、實施強校工程、建設品牌高中等方式,打破區域壁壘、校際壁壘,破解中心城區優質資源過度集中問題,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讓家門口的每所學校都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學校”。
呂梁市出臺《呂梁市直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實施辦法》,市直學校全部實行“校長職級制”改革,有效激發學校活力。離石、孝義、汾陽、交城、交口、柳林、方山、嵐縣、興縣9個縣(市、區)取消中小學校長行政級別,實行校長聘任制。市直學校、柳林、交口落實校長薪酬待遇。精準實施“教師培訓、教研教改、課堂革命”三項內涵式發展工程。扎實推進名師培養計劃,選派近千名教師赴教育先進地區“跟崗學習”,汲取教育發達地區經驗做法。先后實施名師培養、骨干教師培訓、全員培訓、教育管理干部培訓,統籌抓好各類線上培訓,教師培訓實現全覆蓋,為呂梁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澎湃動力”。
從“大起來”到“強起來”,人民更加滿意
從“大起來”到“強起來”,呂梁市教育強區步伐更加堅定,人民滿意教育更加出彩。
建立健全了市縣兩級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圓滿完成全市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改革任務。持續加強教育系統黨組織建設,認真開展“黨建示范校”“示范黨支部”“黨員示范崗”“黨組織書記工作室”“清廉學校”創建活動,先后選樹“黨建示范校”18所、“示范黨支部”17個、“黨員示范崗”200個、“黨組織書記工作室”16個、省級“清廉學校”19所。全面理順規范學校黨組織隸屬關系,大力開展黨建業務培訓,近4年累計發展黨員1083名。堅持“黨建帶群建”,成立全市首個市直單位系統婦聯,圓滿完成呂梁市教育工會聯合會和局機關工會換屆任務,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在全省率先成立“呂梁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中心”。呂梁市教育局成為全省首批教育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成員單位。創造性地推行校長“管理課”和教師“思政課”,提升校長和教師的職業素養。成立“呂梁教育之聲合唱團、樂團”,先后舉行“教育之春”“春暖呂梁”“桃李芬芳”“碩果飄香”多場大型文藝演出。注重發揮環境育人的獨特功能,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全力打造書香校園,形成學校無閑地、處處可育人的教育環境。實施心理健康“七項措施”,全面呵護學生健康成長。在全省率先實行教師家訪工作制度,開創家校協同育人新局面。
開設師德師風大講堂,切實讓鑄魂者先有魂,讓施教者先受教。在全省率先完成2024年教師職稱評審任務,評定副高級教師3187名、中教一級教師6176名。命名一批師德標兵,通過典型引領,激勵廣大教師提升師德修養,涌現出了張杰等一大批全國優秀教師。
針對基礎底子薄、歷史欠賬多、校長隊伍建設短板突出的實際,呂梁市教育局堅持開放辦學策略,積極開展合作辦學,呂梁一中2024年首屆高考就取得了新辦高中清北破零、一本達線率88.6%的優異成績。呂梁二中堅持“特色化興校、差異化發展”的辦學理念,打造了全市藝體特色高中的標桿。賀昌中學引進先進辦學理念,從2022年起二本以上達線人數、達線率連年刷新學校紀錄。呂梁五中2021年僅招收初一新生72名,2024年中考,這屆學生最高分686分,600分以上的13人,500分以上的30人。
山西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