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翠屏區2023年實施全省縣域民營經濟改革試點以來,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民營經濟市場主體培育缺乏有形有效發展空間難點,念好“五字訣”,加快推動中小微企業創業園、專業樓宇、城市商圈、農文旅基地、科技孵化器“五類產業空間”建設,打造形成覆蓋面廣、健全完善的市場主體孵化培育體系,全面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構筑中小微企業集聚發展“新矩陣”。截至2024年底,全區完成新建空間10個,改擴建空間31個,空間內新增企業454戶,空間內帶動就業10371人,空間內新增營收19.19億元。
突出“聚”字,中小微企業園集聚成勢。圍繞主導產業、特色產業,不斷完善產業生態、催生創新創造。長江工業園聚焦動力電池、重大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配套三大產業,重點布局動力電池電芯、電池結構件、電池隔膜等核心組件生產制造,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機電控設備及電子元器件等生產制造,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向數字經濟新藍海延伸。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動力電池配套產業園、人工智能產業園、智能網聯汽車配套產業園、綠色食品加工園等4個“園中園”,入駐廠房投產中小微企業31家,帶動就業4778人,實現營收11.4億元。雙誼產業園定位打造300億元園區,成為全省有影響力的專業化、特色明顯的白酒配套產業園,已入駐企業21家,帶動就業1057余人,實現營收2.09億元。
突出“專”字,專業樓宇各具特色。按照“一棟樓宇、一個專班、 一個政策、一個產業”工作思路,老城區突出“守正”理念,重點抓好傳統樓宇提升改造,結合城市更新,通過資產置換、業態騰挪、老城行政事業單位搬遷等方式,盤活空間資源,重點實施理想城、 經緯商城等傳統樓宇提升改造;新區突出“創新”理念,重點抓好新區數字樓宇打造,以數字經濟、建筑服務、商務服務為主導,抓好華彩城、起步廣場、xin立方等特色樓宇打造。截至2024年底,新建樓宇2個,改擴建樓宇9個,新增企業58戶,新增從業人員1073人,新增營收1.2億元。
突出“人”字,城市商圈人氣滿滿。堅持“以人定圈”,消費者需要什么就補什么,通過引導性政策,打造城市特色街區。以商業街區、商業綜合體為主要載體打造消費新場景,布局文旅經濟、夜間經濟、賽事經濟、潮流購物、互動體驗、工業旅游、餐飲娛樂等企業,將大觀樓核心商圈建成歷史文化體驗消費區,岷江新區核心商圈打造成產城融合高品質生活區。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城市商圈8個,轄5個商業綜合體、16個專業市場、18條特色街區,空間內新增企業268戶,帶動就業2422人,新增營收4.02億元,惠及圈內人口20余萬人。
突出“融”字,農文旅基地融合發展。制訂農文旅基地產業空間“3312”發展建設規劃,通過農業園區產業融合集聚、完善基礎設施提升鄉村環境、引入社會資本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等舉措, 推動實現農文旅融合發展,形成“5+2”特色優勢產業和“兩線五片多點”鄉村振興空間布局。集點、連線、匯面打造宜長興城鄉融合、金秋湖茶旅融合、G247農旅融合發展示范片,重點打造金秋茶鄉、糧景百花等12個優勢農文旅基地產業空間。截至2024年底,新增農文旅企業82戶,新增帶動就業768人,新增營收1.07億元。
突出“新”字,科技孵化器創新驅動。創新“5+6”管理團隊培養模式,持續提升孵化團隊服務意識和工作合力。探索“創業導師+專業孵化+天使投資”運營新方式,設立創業種子基金600萬元,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政策優惠、財政扶持、信息技術設備支持等全方位的眾創扶持。健全“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大變強”的梯次培育機制,加強與當地各大院校、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供應鏈企業等相互聯動,組建創業聯盟,實現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構建“基地+生產加工+品牌營銷+電商+農文旅+服務”創新創業模式,以“川茶集團星創天地”為載體,整合茶行業科技、人才、信息等資源,著力打造“中國茶業標桿企業”。2024年舉辦知識產權保護和高企、科小等申報認定專場培訓會20場,培育高企1家,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27家。累計23家企業獲得商標324個,著作權78個,專利42個,成果轉化、技術創新各類項目30項。(張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