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英國《國防雜志》的報道,英國海軍旗艦“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即將開啟一段引人注目的航程。2025年4月22日,它將從樸茨茅斯拔錨起航,帶領著一支由戰艦、補給艦、潛艇以及飛機共同組成的航母打擊群,向著地中海和印太地區進發。
航母(資料圖)
這支航母打擊群首先會在英國康沃爾郡海岸進行集結,在完成集結后便會馬不停蹄地前往地中海,參加北約組織的相關演習。在演習初期階段,該打擊群將接受北約的統一指揮。據悉,在此次為期8個月的部署行動期間,航母打擊群上將會搭載多達4000名英國軍人,其人員構成頗為豐富,其中有2500人來自海軍,592人來自空軍,大約900人來自陸軍。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軍事行動并非英國的“單打獨斗”,背后還有12個國家給予支持,其中挪威的參與力度較大,將派遣一艘軍艦參與全程的部署任務。
英國國防部隨后也正式對外宣布,以“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于22日踏上前往“印太地區”的征程。按照計劃,該航母打擊群預計會在夏季的時候停靠在日本港口,并且還將與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這并非英國首次向“印太地區”派遣航母打擊群,回溯到2021年,英國就曾派遣“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前往“印太”地區。此次“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再度出動,從樸次茅斯出發,航母上搭載著隱形戰斗機F-35B,并且有驅逐艦和補給艦一路伴航。在這長達8個月的部署期內,英國海軍、空軍、陸軍各軍種協同參與,海軍出動2500人、空軍592人、陸軍900人,規模不可謂不大。
航母(資料圖)
觀察此次英國航母打擊群前往印太地區的行動,其背后的戰略意圖值得深入剖析。日韓新澳這四個國家長期以來充當著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馬前卒”角色。當下英國的加入,似乎有著填補美國在該地區部分空缺的意味。北約秘書長呂特對這次行動給予了極高評價,聲稱這證明了北約的腳步從未停歇,此次在太平洋區域進行演習,旨在加強與亞太地區這四個國家的軍事交流。
北約秘書長的表態口氣甚大,而日韓新澳等國的反應也極為強烈。作為美國的盟友,只要是對自身有利的行動,這亞太四國向來都是積極參與的態度。并且,日新澳還是五眼聯盟的成員,它們頻繁在亞太地區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形成了壓制態勢。此次英國航母打擊群的到來,目標指向性非常明確,就是要在亞太地區進一步壓制中國發展的基礎,同時削弱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對于中國而言,英國航母打擊群此番前往印太地區,幾乎等同于堵在了家門口。不過,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既然已經清晰洞察到這次行動很有可能是“針對”中國而來,那么提前做好充分準備就顯得尤為關鍵。近些年來,北約的諸多動作都清晰地顯示出,其已經將中國視為“重要議題”。北約多次無端渲染“中國威脅論”,這種行徑早已讓國際社會厭煩不已。深入探究便會發現,在這一系列操作的背后,始終有著美國的身影。如今美國在貿易政策上,贊同了多國的“加稅”舉措,唯獨將中國排除在外,而恰在此時北約又搞出如此大的動作,實在是很難不讓人懷疑,這背后是不是美國在暗中操控、推波助瀾。
航母(資料圖)
面對英國以及其背后北約勢力可能發起的軍事挑釁,中國始終秉持著堅定的態度。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軍事手段干涉中國內政、威脅中國主權和安全。回顧歷史,2018年8月31日,英國“海神之子”號船塢登陸艦,在未經中國政府同意的情況下,擅自闖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事件發生后,中國外交部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向英方提出了嚴正交涉,表明中國的立場;國防部也迅速作出回應,強調中國軍隊有足夠的能力和堅定的決心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這一事件充分彰顯了中國維護自身權益的堅定意志。
展望未來,隨著英國航母打擊群逐漸向印太地區靠近,地區局勢可能會進一步緊張。中國需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持續加強自身的軍事防御能力建設,同時靈活運用外交手段,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在國際舞臺上,中國應繼續堅定地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