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工業遺存“活”起來
新黃河記者了解到,原煙臺市第三棉紡廠,1962年由俄羅斯設計師參與設計建造。園區內,30余跨尖頂廠房保留了20世紀60年代的俄式建筑風貌。“每一個尖頂都承載著工業時代的記憶,我們通過現代設計賦予它們新功能。”產業園創始人鞠俊超介紹,2022年,愛設計文化創意產業園啟動建設,曾經荒廢多年的老廠房迎來新的生機。改造過程中,團隊清運垃圾、修復水電設施,并在外立面融入現代元素,既保留紅磚、鋼架等工業印記,又引入咖啡店、西餐廳、室內動物園等業態,形成“歷史與潮流碰撞”的獨特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該產業園還致力于打造零碳園區,通過安裝太陽能光伏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降低能耗和環境污染,助力推動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實現。
多業態打造文化消費新地標
據介紹,目前該園區內,青山與溪、九筑空間、鬧海等多家商戶已開業,涵蓋設計師工作室、親子樂園、藝術茶室、健身房、動物園等多元業態。
據統計,園區改造面積達1.6萬平方米,簽約商戶超80家,項目建成后,預計年銷售收入6億元,年稅收5000萬元,成為芝罘南部文化消費新地標。
園區不僅提供休閑空間,更聚焦設計產業生態。鞠俊超告訴記者,目前已有百余位設計師入駐,覆蓋建筑、服裝、動漫等20余個專業,形成“家門口的設計師社群”。園區為商戶提供品牌策劃及平面、空間等全方位設計支持,大大降低商戶運營成本,吸引企業扎根落地。
記者獲悉,近年來,芝罘區積極盤活轄區閑置資源,推動項目嚴卡節點開工推進,著力推動愛設計文化創意產業園傳統與現代并存,復古與潮流交織,舊廠房、閑置地塊集聚起新動能。正如鞠俊超在接受采訪時所言:“工業遺存是城市的DNA,保護與開發并重,才能讓歷史真正‘活’在當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