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每晚CC
來源:每晚一卷書(JYXZ89896)
導語
最嚴重的浪費,
就是時間的浪費。
魯迅有句名言,影響了我很多年。
他說:“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strong>
而很多人幾乎每天都在慢性自殺,只是他們自己從未察覺。
DeepSeek通過大數據統計,生活中這7大行為,最吞噬人的時間。
看完真的讓人細思極恐。
原來,真正偷走你時間的,往往不是人生中發生的大事件,而是藏在日常褶皺里的隱秘消耗。
1
用垃圾娛樂麻痹大腦
心理學家亞當·阿爾特說:游戲、網劇等娛樂產品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能讓人上癮。
現實生活中,你一定也做過類似的事情:
本來打算刷十分的視頻放松一下,結果一刷停不下來,再放下手機時,已經過去了幾個小時;
準備認真工作之前,想著先打一局游戲,可打著打著就忘乎所以,最后工作也丟到了一邊。
這樣日復一日下來,你失去的不只是時間,還變得越來越難以集中注意力。
DeepSeek中有數據顯示:當人的大腦習慣了15秒一個刺激點,深度思考能力將永久性退化。
更可怕的是,這種奶頭樂的娛樂方式,會讓人逐漸喪失對真實世界的感知力。
到那時,你連跟真實世界接軌的能力都沒有,更別提要在現實中做出點成績。
常聽人說:一個人獲得什么樣的信息,往往決定了他成為什么樣的人。
如果你要一種向上的人生,那就要努力克服向下的重力,別把自己活在垃圾娛樂里。
學會數字戒斷,走出虛擬世界,把時間花在真實有意義的事情上,你才能獲得時間的復利。
2
活成人形復讀機
社會學家謝宇寧講過一個故事。
在一家生產手表的電子廠里,工人們的主要任務是給手表裝配零件。
絕大多數工人,每天早上六點半,他們就起床工作,直到晚上九點才回宿舍。
而后簡單洗漱一下,就沉沉睡去。
唯有一個年輕人,在每天下班之后,都會繼續坐在電腦前鼓搗,學習如何使用電腦操作自動化生產線。
很快年輕人就完全掌握了這項技能,而廠里不久之后進行了改革,引進了大量機械手。
因為會操作電腦,年輕人晉升為了車間主任。
而那些每天只知道按部就班的工人,最后都被企業殘忍淘汰。
這就告訴我們一個很殘酷的道理:
一個人若把365天過成同一天的循環,就像人形復讀機一樣,只知道重復,不知道思考和改變,那做再久也是白搭。
DeepSeek也曾指出: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人應當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養成深度思考的習慣,你做什么都會事半功倍。
3
在偽社交中慢性中毒
你知道什么是偽社交嗎?
就是你跑到一個聚會上,跟一群陌生的人噓寒問暖,互相絮絮叨叨敬酒、掃微信、留電話號碼……
你以為你交到了一些朋友,有了一些人脈。
可到你需要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加了多少人脈,你就要吃多少次閉門羹。
DeepSeek曾下過這樣的定論:
“偽社交”就是一種表面化、缺乏真實情感連接的社交模式。
其核心特征是看似社交,實則疏離。
只有沒什么實力的人,才會沉溺于結交人脈;真正有能力的人,從不在偽社交上浪費時間。
《狼圖騰》的作者姜戎,就從不喜歡參加名人交流會。
甚至為了避開這些社交,他還和出版社簽訂了“三不協議”:
不拍照,不錄音,不接受任何采訪。
但即便如此,他的作品還是在大眾中廣受歡迎,他也連年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
一個人在沒有價值的時候,連續社交,不過是在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
與其去攀附關系,不如沉下心來好好經營自己。
當你把自己塑造得足夠強大,你想要什么樣的人脈,都會被你吸引而來。
4
永遠等待完美時機
清代學者彭端淑,在《為學》中寫過一個故事。
有兩個和尚都打算去南海朝圣,其中一個很早就開始做計劃,準備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就出發。
而另一個和尚只帶著一個缽盂,就踏上了朝圣之路。
一個月后,這個和尚從南海回來了,而那個等待完美時機的,還停留在原地等待。
這世間的很多人都是這樣,總是困于想,而懶于行。
想出去旅游的時候,總是對自己說,等天氣好了再去;
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又總是推遲,總想等有充足的時間了再去學。
可是你有沒有問過自己:
為什么一定要準備好再出發呢?
你永遠不可能做好100%的準備啊。
任何一件事情,你只有先投入進去,然后再不斷改進,才能有所收獲。
如果你計劃多,想法多,你會墜入完美主義的陷阱,因為永遠等不到完美時機而非常痛苦。
DeepSeek里就曾有言:人生的主動權永遠在于選擇踏上某條路,而不是等待某條路自動變得平坦。
如果你一味追求完美,到最后會發現自己浪費了很多時間,卻依然站在原地打轉。
所以你要記住,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放棄腦海中徘徊不定的想法,有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
當你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你一定能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5
給回憶鑲金邊
DeepSeek里有一個心理學現象指出:
大腦傾向于淡化過去的痛苦或挫折,而強化美好的回憶。
這種現象,就被稱為“玫瑰色回憶”。
就拿我們自己來說,上班特別累的時候,就十分懷念上學的日子。
但如果真回到那段日子的話,就會發現每天也就是在上課,寫作業,補習……
對于一些在感情中有遺憾的人來說,也會特別懷念過去喜歡的人。
可人是不會無緣無故分開的,你們的過去其實沒那么美好,只是你只愿意去記住那些美好的表面……
雖然說,美化過去并沒有錯。
可一個人若過分沉迷于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就會對現實生活的期待過高,從而無法真正享受當下。
更何況,再怎么眷戀過去,對現在都沒有絲毫助益,我們生命里,最重要的永遠是今天。
所以學著平衡過去與現在的關系,不要在已逝的記憶里虛耗時間,而辜負了當下。
活在此刻,才是一個人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6
用抱怨澆筑人生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人生最浪費時間的事情是什么?
我很贊同一個回答:無休無止地抱怨。
時間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抱怨而特別眷顧他,反而,會在他抱怨的時候匆忙溜走。
自媒體人@桌子,曾在一家教育公司工作。
當時,他們公司要去對接一個很大的合作方,但由于對接的同事沒有通知到位,到達之后場館一片混亂。
其他同事見此場景都抱怨連天,說合作單位不重視,罵對接的同事不靠譜。
只有桌子在此時環顧起了四周,制定了布置計劃。
接下來,他立即動員同事,分配好任務,讓工作得以順利完成,他也因此成功晉升為主管。
抱怨,是最容易做的事情,但抱怨再多,也于事無補。
DeepSeek說:減少抱怨的本質,是將心理能量從“解釋困境”轉向“創造改變”。
當人們把抱怨的時間用于行動時,一段時間后,我們解決問題的效率會大大提升。
因此,不要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抱怨上。
與其抱怨世事不如人意,不如自己掙扎前行。
7
為小事過度糾結
曾經我也是一個為小事特別糾結的人。
每次出門前,我都會花半個小時來決定,穿什么衣服出門。
買東西的時候,我也會反復比較不同品牌的價格、評價,需要花費很久才能選好一件商品。
這樣做的結果是,我常常做一點事,就感覺心力交瘁。
后來在朋友的建議下,我開始改變自己。
出門的時候,我給自己定一個時間限制,比如決定穿衣服的時間不能超過10分鐘,到時間就停止,隨便選一套。
在購物時,我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快速篩選,而不是無休止地比較。
這樣下來,我節省了很多時間,心理壓力也小了很多。
作家喬爾·奧斯汀也曾說:“人生苦短,我用不起浪費時間在糾結上?!?/strong>
如果你也想停止為小事過度糾結的毛病,DeepSeek提出了三個具體可行的方法:
1.放棄“足夠好”原則,接受“滿意解”而非“最優解”。
2.學會時間限制法:為小事設定決策時限(如穿衣5分鐘、點餐3分鐘),倒計時結束后立即執行。
3.“二八法則”應用:將80%的精力集中在20%的重要事項上,其余小事快速決策。
當你不再為那些小事而苦惱,就能真正享受到人生帶給我們的美好和幸福。
作家布封說:“最嚴重的浪費,就是時間的浪費。”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固定而短暫的,它會帶走你生命里的一切,也能改變你生命里的一切。
如果你不想渾渾噩噩地過完你的一生,那就利用好你的每一分,每一秒。
去建立自己的方向和目標,去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一段時間后,你的所有付出都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Photo by Luke van Zyl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號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系。
【必學線上課程】
【全面專業系統的管理服務體系】
陪伴企業成長——幫助企業持續管理能力改進
輔導/微咨詢/實踐工作坊/定制服務
為組織賦能——幫助企業管理績效提升
線上/線下課程/專題內容
詳情請咨詢:
電話: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提升管理功底,獲得更多管理思想與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