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陳營長,你看這些新兵蛋子,跟咱們當年一樣吧?”老王指著操場上揮汗如雨的新兵,笑著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望著遠處那個特別認真的小伙子,眼前突然浮現出二十六年前那個夜晚,他坐在油燈下苦讀的身影。
那時候,我怎么也想不到,命運會讓我們以這樣的方式重逢。
01
1996年的春天,我剛滿28歲,成為了陸軍第二十三步兵團三營的營長,是團里最年輕的營級干部。
三月的風還帶著幾分寒意,我站在團部大院里,看著迎風飄揚的軍旗,內心既激動又忐忑。半小時后,我就將正式接任三營營長一職。
交接儀式上,趙團長拍著我的肩膀說:“小陳,組織上經過反復考慮,決定把三營交給你。你雖然年輕,但作風過硬,指揮能力強。
三營是團里的老大難,我對你只有一個要求——一年之內,讓三營變成先進單位!”
我挺直腰板,響亮地回答:“請團長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內心卻在打鼓。三營是團里出了名的“老大難”:訓練成績全團倒數,內務衛生總是差強人意,最關鍵的是缺乏凝聚力。
上任第一天,我就感受到了幾位連長眼中的不屑。
“陳營長,您是從指揮學院直接過來的吧?理論知識豐富,實際經驗恐怕還得多積累啊。”四連連長王剛,四十歲出頭,在部隊摸爬滾打了二十多年,言語間透著對我這個“毛頭小子”的不服氣。
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硬碰硬,而是決定用實際行動贏得信任。
第二天一早,我穿著訓練服出現在操場上,和戰士們一起跑步、一起做俯臥撐、一起練習射擊。
午飯時間,我端著飯盆坐在普通戰士中間,和他們聊家常。
晚上查鋪,我仔細檢查每一個內務細節,指出問題,親自示范如何整理被褥。
一個月下來,我的雙手磨出了厚繭,皮膚也被太陽曬得黝黑,但我感受到了戰士們目光中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對三營的情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訓練成績差的根本原因不是戰士們不努力,而是訓練方法落后;
內務衛生一般不是因為戰士們不注重,而是各連隊標準不一;
缺乏凝聚力不是戰士們不團結,而是缺少共同的目標和榮譽感。
認清問題后,我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更新訓練方法,統一內務標準,建立獎懲制度,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增強凝聚力。
這些改革措施剛開始推行時,自然遇到了阻力。
尤其是王剛這樣的老連長,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脫。
一天晚上,我在營部加班到深夜,突然聽到外面有動靜。
走出門一看,是四連的戰士劉洋在偷偷地哭。
“劉洋,怎么了?”我輕聲問道。
劉洋嚇了一跳,趕緊擦掉眼淚:“沒、沒什么,陳營長。”
經過耐心詢問,我才知道劉洋的父親突發腦溢血住院,家里急需一大筆手術費,而他作為家中獨子,心急如焚卻無能為力。
“你家里需要多少錢?”我問。
“大約兩萬元。”劉洋低著頭說。
那時候兩萬元可不是小數目,差不多相當于我一年的工資。
但看著劉洋焦急的樣子,我當即決定:“這樣,我先墊上,明天我陪你去辦理特殊探親手續。”
劉洋抬起頭,眼中滿是不敢相信:“陳營長,這...這太多了...”
“軍人是一家人,有困難大家一起解決。”
我拍拍他的肩膀,“你安心去照顧父親,其他的事情交給我。”
第2天, 我不僅幫劉洋辦好了手續,還把自己積攢的兩萬元錢全部給了他。
送他上車時,我說:“照顧好你父親,有什么情況隨時跟我匯報。”
劉洋眼含熱淚,敬了個標準的軍禮:“謝謝陳營長!”
這件事很快在營里傳開了。戰士們看我的眼神變了,就連王剛這樣的老連長,態度也軟化了不少。
春去夏來,三營的面貌開始發生變化。
訓練場上,戰士們的精神面貌更加飽滿;內務檢查中,各連隊之間良性競爭;文體活動中,大家其樂融融。
02
七月的一個晚上,我在營區巡查時,發現四連的燈還亮著。透過窗戶,我看到一個戰士正在燈下專注地看書,桌上攤滿了資料。
我輕輕推開門,那戰士猛地站起來,立正敬禮:“報告營長,四連戰士周明在自習!”
“休息時間自習很好,但也要注意休息。”我走近一看,桌上攤著《高等數學》《軍事理論基礎》等書籍,不禁好奇,“周明,你在學什么?”
周明有些局促:“報告營長,我...我想考軍校。”
“軍校?”我拿起桌上的資料翻了翻,發現是歷年軍校招生考試的真題和復習資料。
“嗯,我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軍官,但家里條件不好,高中畢業就參軍了。來部隊后,我想通過考軍校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周明的眼中閃爍著渴望。
我又翻了翻他的筆記本,密密麻麻地記滿了知識點,字跡工整,邏輯清晰,顯然是下了不少功夫。
“你準備考哪所軍校?”我問。
“國防大學指揮系。”周明堅定地說。
我不禁吃了一驚。國防大學是軍校中的最高學府,競爭極其激烈,每年能考上的士兵屈指可數。
“很有志氣!不過國防大學的錄取標準很高,需要系統地復習準備。”我看著他的眼睛說,“你平時訓練成績怎么樣?”
“還可以,體能和射擊都是連里前三名。”周明回答。
“那基礎不錯。這樣吧,我給你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每天抽出固定時間學習,我來指導你。”
周明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真的嗎,營長?”
“當然,軍人要有追求,有夢想,我支持你。”我微笑著說,“不過有一個條件:訓練不能落下,本職工作要做好。”
“保證完成任務!”周明挺胸敬禮,眼中滿是感激和喜悅。
從那天起,我開始指導周明備考。
每天早上六點,在大家還在睡覺的時候,我和周明一起在操場跑步,我給他講解軍事理論;晚上熄燈后,我批改他的習題,指出存在的問題。
周明的進步很快,但困難也接踵而至。
白天高強度的訓練已經很累了,晚上還要擠時間學習,經常學到深夜。
有時候,我看到他趴在桌上睡著了,嘴角還帶著倦意的微笑,心里既心疼又欣慰。
更大的挑戰來自周圍的環境。一些戰友不理解他為什么這么“拼命”,甚至有人冷嘲熱諷:“裝什么樣子,真以為自己能考上?”
王剛連長也找到我,表達了他的不滿:“陳營長,我不是反對戰士上進,但周明的本職工作有所松懈。最近兩次內務檢查,他的床鋪都不合格。”
面對質疑和壓力,我找王剛談了一次長談。
“王連長,你在部隊多年,應該明白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周明有潛力,如果他能考上軍校,不僅是他個人的成長,也是咱們連隊、咱們營的榮譽啊!”
王剛沉默了一會兒,嘆了口氣:“我理解您的想法,但我擔心這會影響其他戰士。如果人人都想著考軍校,日常工作誰來做?”
“不會的,周明是特例,他有這個能力和毅力。再說了,一個連隊出一個上軍校的戰士,是多么光榮的事情啊!這會激勵其他戰士,形成積極向上的風氣。”我誠懇地說。
經過溝通,王剛最終勉強同意了,但提出一個條件:“周明必須保證完成所有本職工作,內務衛生必須過關。”
我把這個要求轉達給周明,他二話不說答應了,并且加倍努力,每天提前一小時起床,保證內務整理到位。
03
八月的驕陽似火,訓練強度更大了。一天中午,周明突然在訓練中暈倒了。
醫務室的軍醫說是過度勞累加上中暑,需要好好休息。我守在他床邊,看著他蒼白的臉,心里既自責又心疼。
周明醒來后第一句話就是:“營長,我的復習進度會落下的...”
“傻小子,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遞給他一杯水,“學習計劃需要調整,要勞逸結合。”
此后,我對周明的學習計劃做了調整,合理安排時間,保證他有足夠的休息。同時,我也和團里的教導員商量,為周明爭取到了一些額外的學習時間。
秋天到了,軍校招生考試的日期越來越近,周明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有一天晚上,我發現他一個人坐在操場邊發呆。
“怎么了?”我在他身邊坐下。
“營長,我...我有點怕。”周明低著頭說,“萬一考不上怎么辦?這么多人幫我,我辜負了大家的期望...”
我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周明,你知道我為什么支持你嗎?”
他搖搖頭。
“因為我看到了你的潛力和決心。無論結果如何,這段經歷都是寶貴的。你已經比幾個月前進步了很多,這本身就是成功。”我真誠地說,“考試只是一個檢驗,不是終點。即使這次沒考上,明年還可以再來,重要的是永不言棄的精神。”
周明抬起頭,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謝謝您,營長。我不會放棄的!”
十月初,周明參加了軍校招生的第一輪筆試。考試那天,我親自送他到考場,在門口鼓勵他:“放松心態,發揮正常水平就好。”
周明深吸一口氣,挺直腰板走進了考場。
三個小時后,他走出來,臉上帶著輕松的笑容:“營長,我感覺還不錯,應該能過線。”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一邊等待筆試結果,一邊為可能的面試做準備。
終于,在十月底,筆試成績出來了——周明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第一輪!
11月中旬,是面試和體能測試的日子。這次我沒有陪他去,因為我相信他已經足夠強大和自信。
三天后,周明回來了,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喜悅:“營長,我感覺很好!考官對我的回答很滿意,體能測試我也發揮得不錯!”
12月初,最終的錄取通知書到了——周明被國防大學錄取了!這個消息像一陣旋風席卷了整個營區。許多原本不看好他的戰友都來祝賀,就連王剛連長也親自來到周明宿舍,握著他的手說:“好樣的,給咱們連隊長臉了!”
我為周明舉行了一個簡樸而溫馨的歡送會。會上,周明激動地說:“感謝陳營長的栽培和指導,沒有您,就沒有我今天的成功。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成為一名優秀的軍官!”
看著他堅定的眼神,我感到無比欣慰。這一刻,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1997年1月,周明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車。臨行前,我送了他一本《孫子兵法》,扉頁上寫著:“學無止境,志存高遠。望你不忘初心,成就夢想。”
周明緊緊握住我的手:“陳營長,我不會讓您失望的!”
火車緩緩啟動,我看著周明的身影漸漸遠去,心中充滿了期待和不舍。
04
時光飛逝,轉眼間到了2000年,我憑借在三營的出色工作,被提拔為團副參謀長。
三營在我的帶領下,已經成為了團里的先進單位,連續三年被評為“模范營”。
這期間,我偶爾會收到周明的來信,得知他在學校表現優異,專業課成績名列前茅,還擔任了學生會干部。
每次看到他的進步,我都為當初的決定感到欣慰。
2003年,我被調任到某軍分區任職,工作更加繁忙。
與周明的聯系也逐漸減少,只是偶爾在春節時互相問候一下。
后來聽說他研究生畢業后被分配到了總部機關,發展得很好,我由衷地為他高興。
2015年,我因年齡到限,光榮退役。
回到老家后,看到許多退役軍人生活困難,就萌生了開辦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的想法,希望能用自己的經驗和資源,幫助這些曾經的戰友適應社會生活。
服務中心剛開始時困難重重。
場地租金高昂,政策支持不足,很多退役軍人也不了解我們能提供什么幫助。
我四處奔走,爭取政策支持,自掏腰包維持中心運營。
漸漸地,中心有了一些起色,幫助了不少退役軍人解決了就業、醫療等問題。
可是到了2020年,受各種因素影響,中心面臨嚴重的資金困境,甚至有可能面臨關閉。
我的積蓄幾乎耗盡,但想到那些需要幫助的戰友,我咬牙堅持著,不愿放棄。
05
2022年春天,我收到一封特別的邀請函,邀請我參加省里組織的退役軍人座談會。
這種高規格的會議通常不會邀請我這樣的小服務中心負責人,我心存疑惑,但還是決定前往。
到了省城,我遇到了老戰友王德明,他現在是退役軍人事務局的一名工作人員。
“老陳,想不到在這兒見到你!”王德明熱情地拍著我的肩膀。
“我也沒想到會被邀請,”我笑著說,“這次座談會是什么規格?為什么會邀請我這樣的小角色?”
王德明神秘地笑了笑:“軍區的一位領導特意點名要你參加,據說是你的老熟人。”
我百思不得其解,在部隊時接觸的高級將領不多,誰會記得我這個小營長呢?
座談會在省軍區禮堂舉行,規格之高超出我的想象。
會場布置得莊嚴肅穆,主席臺上坐著幾位軍區的高級將領。
會議開始,主持人宣布:“下面有請軍區副司令員周明將軍講話。”
我猛地抬起頭,周明將軍走上臺前,我頓時瞪大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