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香菜
近期,美國加關稅鬧得沸沸揚揚,堪稱年度大戲。這對嚴重依賴中國制造的蘋果(AAPL)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沖擊。
若加征關稅落地,蘋果的成本將相應增加,要想保持原來的利潤率,要么漲價要么壓縮其他成本。但在全球消費電子內卷的狀態下,漲價勢必削弱競爭力,恐怕只有壓縮成本一條路可走。
據市場消息:為應對壓力,蘋果公司要求中國供應商降價以分攤關稅成本,同時加速供應鏈分散化。如此背景下,市場對“果鏈”企業訂單流失十分擔憂。東方財富數據顯示:自4月2日以來,70%以上收入依賴蘋果的立訊精密(002475)股價連吃跌停。
來源:立訊精密(截至2025年4月16日)
那么,立訊的現狀到底如何呢?
一、依賴蘋果,增速持續下滑
從業務來看,立訊專注于消費電子、汽車和通信等產業,主要為客戶提供核心零部件、模組以及系統級產品。2024年上半年,消費電子營收占比約為82.58%、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營收占比約為7.21%、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營收占比約為4.59%,消費電子仍是立訊的重中之重。
從客戶來看,近年為了削弱對蘋果的依賴,立訊一直在努力。
產品方面,立訊逐步實現從單一零部件供應商向多品類零部件、模組+系統級解決方案服務商升級,努力在AI終端設備以及AR/VR等新興賽道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力;客戶方面,鞏固華為等現有客戶,通過收購方式(2024年12月30日,立訊與聞泰科技簽署銷售意向書,收購聞泰九家子公司),獲得聞泰原有的安卓手機用戶。
雖然如此,但目前立訊仍高度依賴蘋果。根據市場信息:2024年,立訊又成功量產了兩個關鍵的iPhone模組,雙方業務合作進一步深化(2023年,收入占比75.24%)。
來源:環球網科技
2024年,在國補的刺激以及折疊屏等新產品的帶動下,消費電子市場有所回暖。根據市場統計,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12.4億部,同比增長約6.4%(來自:IDC發布的《全球季度手機跟蹤報告》)。整體雖有回暖,但市場格局卻有所調整。面對華為等新產品的問世,蘋果的市場份額被壓縮。
據Canalys數據:2024年,蘋果手機在全球出貨量同比下降1%,中國大陸出貨量同比下降17%。高度依賴蘋果,導致立訊的消費電子營業收入增速持續下跌。
來源:營業收入-消費性電子
二、分散轉型,依賴并購
為了逐漸減少對蘋果的依賴,立訊還大力發展通訊和汽車業務。
同花順數據來看,確實小有成績。2024年上半年,通訊業務收入同比增速約為21.65%,汽車組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速約為48.30%。在以上業務的拉動下,2024年前三季度,立訊總營收同比增長13.67%。
來源:營業收入
雖有增長,但筆者認為問題也比較明顯。
公開信息來看,以上業務方面,立訊高度依賴收購,自主研發不足。通訊業務方面,2012年,公司收購了科爾通;2022年,公司又出手收購了匯聚科技。也是在這一年,通訊業務收入顯著增長。汽車業務方面,2012、2014、2017、2024年,公司分別收購了福建源光電裝、德國Suk、德國采埃孚車身控制系統事業部以及德國的萊尼。
而反觀公司的研發投入(=研發費用/營業收入),卻是一路下滑。
來源:研發費用占比
依賴并購確實可實現快速入局,但收購后的整合才是考驗。其次,無論是通訊還是汽車零部件,行業競爭都十分激烈,可謂“虎口奪食”的買賣。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長遠來看還得重視自研。
三、利潤率較低,負債率提高
深患蘋果依賴癥,導致立訊毫無議價能力。最近幾年,公司的綜合毛利率穩定維持在11%-12%之間??鄢陂g費用,凈利率穩定維持在5%左右。
來源:銷售凈利率
凈利率有限,但公司所處為重資產的制造業。要想轉型發展通訊和汽車,均需建立廠房和產線。數據來看,最近幾年,公司的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投入在顯著增加。
來源:固定資產&在建工程
凈利率較低與固定資產投入增大之間的矛盾,直接導致立訊的資產負債率提高。最近幾年,立訊的資產負債率已突破60%。
來源:資產負債率
若關稅大棒真的落下,立訊的利潤率將繼續下滑,立訊將面臨“肉眼可見”的壓力。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