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態度可以說是“翻臉比翻書還快”,短短的兩個星期里,從盛氣凌人到悲觀失望,特朗普已經開始希望與中方能夠進行通話了。可惜的是,這次我們沒有理會。原因很簡單,機會給了太多次,美國始終是對中國存在敵意。之所以開始希望與中方通話,也不過是因為對中國揮舞的“關稅大棒”,正在讓美國自身遭到嚴重的反噬。不僅僅是來自中國開啟的關稅反制,也來自在“關稅大棒”的壓力下,世界上的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開始“跳車”,遠離美國,向中國靠近了。就拿歐盟來說,其已經和中國在保持全球市場開放方面找到共同點了,以專注于減少對特朗普領導下美國的依賴。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如果與美國政府就關稅問題談判未能達成解決方案,那么歐盟可能對美國大型科技企業征稅。
眼下,歐盟一邊正準備派代表赴美游說特朗普降低關稅,一邊也在努力與其他地區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即便如此,也依然有不少人認為,歐盟與美國的關系永遠不會回到過去了。而面對歐盟之間越來越大的裂痕,馮德萊恩直言:歐盟將進一步轉向亞洲。一直以來,歐盟作為美國“忠實的盟友”,都非常聽美國的話,美國說東,從不往西?,F如今,他們卻在美國實施關稅后選擇了亞洲。由此可見,未來如果美國繼續倒行逆施,會有更多的國家放棄美國,這種局勢正在因美國而改變。也難怪近日美國會傳出來消息,聲稱總統特朗普已經著急了,希望各國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
要知道,除了歐盟等一些國家以外,現下已經連自己人都不站在美國一邊了。伴隨著貿易戰的不斷升級,美國中西部地區的許多農戶受損嚴重,中國最終還以125%的關稅回擊,對美國大豆農民來說是個沉重打擊。因為中國是他們最大的海外市場。數據顯示,僅2024年一年,超過一半的美國大豆出口就流向了中國。如今,中國以125%的關稅進行了回擊,最承受不住的不是特朗普政府,是包括美國農民在內的普通老百姓。一位名叫“凱萊布·雷格蘭”的農民就在近日表示,希望特朗普總統現在就跟中國達成一項對兩國都有利的協議。
僵局持續的時間越長,中國就越有可能將業務轉向其他地方。如果中國不再是美國最大的海外市場,那么別說美國的經濟情況會如何的下降,就是那些與土地和汗水相伴成長的農民而言,也是一個非常災難的事情。盡管美國再不承認,也必須認清現實,中國市場的“殺傷力”擺在那里,美國就算是全球第一大國,也無法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所以,當自己人都開始抗議了,特朗普能不著急嗎?但著急有什么用,其他國家就會在中美之間選擇美國嗎?歐盟已經在美國實施關稅后選擇了中國,其他國家想來也會看清美國的嘴臉,向中國靠近。長期看美國如果還這樣一意孤行,最終會落個自己成了最后那個孤家寡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