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16個部門推出的“體重管理年”行動計劃火出圈,兒童肥胖問題也引起了家長的重視,記者從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寧夏婦女兒童醫院和銀川市婦幼保健院獲悉,兩家醫院均已開設兒童減重門診和兒童體重管理門診,為孩子們提供科學、專業的體重管理指導服務。
9歲女孩肥胖伴發
性早熟、胰島素抵抗
9歲的女孩悠悠(化名)因為身體乏力,被父母帶到了銀川市婦幼保健院體重管理門診就診。
一見面,悠悠就給接診的兒童保健部部長、兒科主任張靜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皮膚偏黑,非常明顯的肥胖狀態,脖子處有一棱一棱的黑棘皮,體味比較重,而且情緒狀態不太好,媽媽說一句,她就回懟一句,是非常明顯的青春期早期逆反狀態。
結合問診和臨床檢查,張靜發現悠悠有胰島素抵抗,同時有性早熟。身高達到143厘米,在同齡人里算比較高的,但骨齡卻比實際年齡大2歲。
9歲的孩子怎么會出現這些問題?
看了看體重同樣超標的父母,張靜大概有了猜測,于是詳細詢問他們家的生活細節。
原來,悠悠一家經常在外就餐。爸爸媽媽工作都比較忙,悠悠每天放學后在小飯桌吃飯,晚上回到家,一家三口習慣吃夜宵,有時候出去吃燒烤,有時候叫外賣,漸漸地,體重都漲起來了。
尤其是9歲的悠悠,胖給她造成了很大困擾。除了外貌帶來的不自信,她的健康狀況也出了問題,總是乏力,這才來醫院咨詢。
“出現黑棘皮,就是向糖尿病這個方向發展了,再加上她已經出現了胰島素抵抗。我們給孩子做了檢查,她的血脂和尿酸也都比較高。如果是成人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用藥物,可是針對孩子,有很多藥物是禁用或慎用的,所以我們純靠飲食指導、心理疏導、運動指導等方式,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張靜說。
隨后,張靜將悠悠轉介到了醫院心理咨詢門診,幫助孩子建立信心,不再因為身體的狀態而自卑,也為爸爸媽媽科普心理健康知識,教他們如何與孩子相處,放下焦慮,不要給自己和孩子太大壓力。
張靜團隊為悠悠制定了科學飲食計劃和運動計劃,鼓勵爸爸媽媽陪伴孩子一起改變生活習慣。
4個月后,悠悠到醫院復診,整個人大變樣,體重減輕了6公斤,皮膚也白凈了,高血脂、高尿酸、胰島素抵抗等問題均得到了明顯改善,情緒狀態也很好。
“我們給孩子和家長講了問題的嚴重性,孩子自己有了愿意改變向好的決心,所以特別配合,我給她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她自己尋找低脂低熱量且符合自己喜好的食物,她查完還認真做了筆記給我看。爸爸媽媽經過我們的心理‘話’療,也不再給孩子施加那么大壓力,陪著孩子一起執行飲食和運動方案,所以才能取得這么好的效果。”張靜笑著說。
悠悠的媽媽也覺得特別有成就感,親眼了見證孩子的蛻變,她對醫院的專業體重管理服務連連點贊,介紹了許多朋友的孩子來兒童體重管理門診咨詢。
區市兩家婦幼保健機構
均開設兒童體重管理相關門診
肥胖是多種慢性疾病的“罪魁禍首”,兒童期肥胖會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心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風險,甚至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和心理健康。
張靜告訴記者,醫院原本就有兒童肥胖門診,今年3月份,醫院積極響應國家對體重管理的號召,將兒童肥胖門診更名為體重管理門診,由資深兒科內分泌專家組成團隊為肥胖兒童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診療服務。
自從改名后,前來咨詢體重管理服務的孩子增多了, 一個星期大概接診25~30個孩子,不僅有胖小孩,還有體重偏瘦的孩子 。
張靜解釋說,其實很多體重超重的孩子對肥胖這個字眼非常敏感,不止一位家長反饋,孩子一聽說要來看肥胖門診,立刻會反駁:我不胖,而體重管理門診減輕了孩子們的抵觸心理,也吸引了一部分消瘦的孩子。
由于孩子的體重管理需要時間,家長一般會傾向于在寒暑假帶孩子來就診,張靜預計暑假做體重管理的孩子會更多。
目前,張靜團隊正在積極完善孩子的體重管理食譜,通過科學搭配,讓孩子既能吃飽,又能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同時也在探索一套更適用于孩子的運動方式,趕在暑假就診高峰期到來之前投入到臨床使用,更好地為孩子服務。
小患者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寧夏婦女兒童醫院兒童減重門診做相關檢查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寧夏婦女兒童醫院不久前開設了兒童減重門診,打破傳統單一診療模式,組建了一支多學科專家團隊,涵蓋兒童保健科、兒內科、兒外科、中醫科等專業醫生。
孩子就診時,將進行全面評估,包括身 高、體重、BMI指數測量、血壓監測、體成分分析、血液檢查以及生活習慣評估。
根據評估結果,門診將為每位孩子量身定制個性化減重方案,包括膳食營養指導、運動處方、睡眠處方和心理疏導。
同時,門診還將定期開展減重運動課,如有氧運動、肌力訓練、耐力訓練等,確保孩子們在快樂中健康、有效地減重,擺脫“小胖墩”的標簽。
兒童體重管理不能求快
更鼓勵父母以身作則
說到兒童體重管理,張靜提醒廣大家長,千萬不能把成人減重的思路套在孩子身上。
成人的身高是固定的,只需要改變體重就可以,孩子不一樣,身高一直在長,心智還沒有成熟,給孩子做體重管理要綜合考慮身高維度、體重維度、心理維度,就好比一元一次方程式變成了多元方程式,需要更精細的計劃。
張靜強調,孩子做體重管理要循序漸進,切不可求快。
成年人一個月瘦10斤、8斤沒問題,孩子每天有高強度的學習任務,還要長個子,根據體重基數,每個月建議減1~2公斤即可。
“如果孩子這個月身高長了1公分,同時體重減了1公斤,他的BMI指數就比成年人減重1公斤降得多。我們不希望孩子一味地減體重,長個子也很重要,如果3個月能長高2公分,哪怕體重沒有降,BMI也會自然而然地下降。”張靜說。
在接診過程中,張靜總結了一些家長經常犯的錯誤。
首先是家長過度焦慮,不停地念叨,讓孩子內心產生很大的壓力,甚至因自己的身體狀況而感到自卑。
其次是給孩子下達一些模糊不清、沒有可執行性的指令,比如,你要少吃點,你要多運動。可是具體少吃多少,做什么運動,運動多長時間,家長根本沒有認真思考,更不會給孩子做好規劃,孩子不知道怎么執行。
醫院體重管理門診存在的意義,就是幫家長和孩子科學評估身體狀態,科學制定飲食及運動方案。
對于兒童體重管理這件事,張靜更鼓勵家庭一起行動,家長以身作則,帶領孩子一起改變生活習慣,一起學習相關健康知識,一起逛菜市場挑選符合各自口味的蔬菜,一起做運動,逐漸形成健康的家庭氛圍。
來源:銀川新聞網
編輯:謝丹 監審:楊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