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寬窄巷 歲月弄弦忙
劉翅翔
題記
磚縫平仄生年輪,苔痕漫雕花——
舊夢與新潮共調一弦,
寬窄巷的青磚在時光里輕彈蜀韻長歌。
青石板的絮語幽情
在蓉城幽巷的隱秘心房,
寬窄巷的青石板臥躺,
如一位被歲月遺忘的時光隱者。
星子的殘芒,
是蒼穹鐫刻的神秘符文,
嵌入它靜謐的額頭。
青苔似那執著的史官姑娘,
在雨的輕撫下,
用細密筆觸把往昔丈量。
每一滴雨落,
都是她幽咽的感傷——
苔痕在磚縫間蜿蜒成未干的詩,
檐角蛛網收盡最后一絲蟬鳴。
風,像不知疲倦的信使,
馱著苔痕斑駁的時光行囊,
于巷子里匆忙闖蕩。
可故事太過沉重悲愴,
他只能在墻角、檐下,
訴說過往。
寬巷的舊夢繪卷長軸
邁進寬巷,
時光之門半掩著昏黃。
雕花的窗欞,
宛如老者朦朧的目光,
穿透它,
舊時光庭院在眼前鋪張。
暖陽如溫柔的訪客姑娘,
在青石板上,
灑下碎金般思念的情網。
舊榻沉睡,夢著往昔的熙攘——
磚縫里漏出半闕《竹枝》的殘譜,
被風揉皺,又輕輕貼在老墻。
老井是大地凝霜的瞳孔,
干涸或盈滿,
都映照著人間變遷的滄桑。
花貓在時光縫隙打盹,
檐鈴偶爾的輕響,
驚落歲月塵封的霜,
翻開那被遺忘的,
舊憶斑斕的錦囊。
窄巷的時代弦歌奏響
當檐鈴的碎響抖落磚縫的苔霜——
窄巷的晨光正漫過雕花的舊欄
當蜀繡在櫥窗舒展新章,
變臉油彩正洇開玻璃上的新妝
未來之瞳正凝視古老的容光。
光影在磚紋間躍動如焰,
竹椅與皮沙發相叩成弦。
少年們的夢想在黛瓦棱線
編就竹蜻蜓翅膀,掠過飛檐
蓋碗茶煙漫過拿鐵的杯沿,
暈染成經緯交織的錦緞。
竹琴叮咚織就時光的網,
民謠與川劇在飛檐下和弦——
寬窄巷踩著傳承的鼓點,
在新舊褶皺里校準文化羅盤,
讓每一塊青磚都成為琴鍵,
在雨巷的余韻里顫動,
織就永不褪色的蜀錦長卷
注釋:《竹枝》,即《竹枝詞》,巴蜀傳統民歌,起源于古代巴渝地區,多以七言絕句形式反映民間生活、風土人情與男女情愛,語言通俗而富有生活氣息。此處代指鐫刻在寬窄巷磚縫中的地域文化記憶。
本文內容系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劉翅翔(四川蓬安人,政府部門工作人員, 文學愛好者,有作品發表于報刊及詩歌網絡平臺)
配圖:方志四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