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內外政策都要調整的時候了,千萬不要被這四十年的經驗所限制,要理解整個中國五千年歷史的變遷,要放眼全世界,要在底層邏輯上做改變,不要和美國人玩這種躲貓貓的戰術游戲,要出重拳KO它。
昨天白宮網站宣布特朗普最新關稅政策,說在解放日(4月2日),特朗普總統對所有國家征收10%的關稅,超過75個國家已經主動聯系,討論新的貿易協議,因為中國不屈服,對中國商品征收245%的進口關稅。
加吧,搞了這么長時間,也就一個關稅政策手段,這不正說明美國人黔驢技窮了嗎?
美國人之所以這么囂張,仰仗的不就是美元地位嘛,現在逼我們廢掉美元,真是忍無可忍。詳細的內容我在3月27號的文章《》中有說明。
上周美債被大量拋售,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但是美國財長貝森特不這么認為,他在昨天的采訪中 淡化了最近債券市場的拋售,否認了有關外國機構正在拋售所持美國國債的猜測,同時表示,如果需要,財政部有工具來應對混亂。
我不知道貝森特說財政部有工具來應對混亂是怎么應對,就靠財政部賬戶上4000億美元嗎?這些錢可都是有地方用的,能隨便動用的錢估計也就幾百億,用這點錢去拯救36萬億美元的債務危機,怎么看都是行不通的。
36萬億是總規模,每個月要發2萬億,下個月到期規模更是高達6萬億。就算是2萬億有10%的 缺口,那就是2000億的規模,這已經非常龐大了,美國財政部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工具能拯救,有工具的只有美聯儲,所以這也是特朗普想拿到美聯儲印鈔權的原因。
現在特朗普耍橫的所有依仗就是美元的購買力,不是美軍,也不是美國的GDP,我在2021年的文章《》就分析過美國海軍就是紙老虎,現在全世界都發現美國海軍連胡賽拖鞋軍都打不贏,紙老虎的本質暴露無遺。美國那虛胖的GDP更加不是特朗普所能依仗的,反而是一個巨大的雷,這就好比我們前幾年的房地產一樣,注水太多不但抑制了消費,反而是經濟最大的暴雷點。
現在只要打掉美元,美國的GDP立刻變成和印度差不多,美元和印度盧比差不多,那特朗普就連莫迪老仙都不如。
我這個說法真的不是瞎說,達利歐自己說美國6成人只是小學水平,每年理工科畢業生的人數只有印度的15%,這種國家還有什么生產力可言,和李隆基時期的唐朝差不多,只要安史之亂一爆發,國家就無法挽救了。美國的那些科技公司如果沒有中國人和印度人,靠誰去寫代碼,誰去創新?
美國現在是虛的,是假的,是弱的。
美元是虛的,GDP是假的,美軍是弱的,可就這么一個又虛又假又弱的玩意,壓著我們難受,為什么?
還不是沒人敢去戳破皇帝新衣。
全世界都知道,但是要有人去戳破它,而且是有足夠實力的人去戳破它,只要謊言戳破,美元就會完蛋,現在中國面臨的所有問題全部得到解決。
一旦美元完蛋,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會對美國落井下石,就好像打黃四郎一樣打倒美國,所以不用在關稅這種問題上和美國人拉扯,直接在東南亞和中東大力推廣人民幣結算。今年一季度,馬來西亞的人民幣結算同比增長27%,柬埔寨是45%,雖然增幅很高,但是這還不夠,像微信支付和螞蟻金服也要出海,要多層次的推進海外人民幣支付,從央行到企業。
對外擴張要進入快車道,這是解決國內問題的最好兩個辦法之一,僅僅靠現有手段推廣人民幣效果還不夠,還需要武力。
在中國是產能過剩的東西,在國外可能就是產能不足,不要拘泥于錢,要改革思想,手段創新,把國內的過剩產能和國外的不足聯系起來。
國內基建嚴重過剩,而大部分國家的基建嚴重不足,讓基建出海,去幫助一些國家建設醫院,鐵路,公路,公共設施。現在的問題是需要基建的國家沒錢,所以我們還是被貨幣游戲給局限了。
沒錢可以用資源,沒資源可以用土地。對,土地也是可以交易的。
在全世界建設海外飛地,其實也是國家擴張的需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美國6成人的閱讀能力只是小學水平,他們能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厲害之處嗎?不會的,大部分人都是傻白甜,對全世界大部分人來說,能看得懂的不僅僅是文化,還要是武力。
中國未來要領導世界,必須要駐軍,這不是我們想不想,而是歷史發展的自然規律,用基建交換土地,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案,反正我們基建嚴重過剩,這幾年基建斷崖式的下降,這對很多人的職業生涯都是沉重打擊,是內需不足的重要原因。
有人可能擔心這樣會和美國激烈對抗,其實我們有了土地之后不一定馬上就去駐軍,可以等一段時間美國完蛋了再去。還有人擔心這樣會在全世界制造恐慌,沒事,他們會從恐慌變成歡迎的,因為全世界都會發現中國軍隊和美國軍隊是不同的。
軍隊蠻橫似強盜,才會讓全世界恐慌,如果是文明之師,那會恐慌嗎?中國人會對警察和武警有恐慌嗎?
這是外部擴張,但是這種擴張的效果需要時間,這段時間怎么辦?
和美國的脫鉤已經不可避免,摩根大通的CEO說中美關稅問題要盡快解決,如果時間拖久了,中美脫鉤就無法挽救。這個話是對的,所以要做好這15%外貿徹底消失的思想準備,拿出有效的對策。
這就需要擴大內需,不能是簡單出臺幾個政策就可以的,必須要從理論上解放思想,擴大內需。
現在出了很多政策提振內需,但是都沒有在根本上解決問題,內需的問題出在生產關系上,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已經無法匹配了。
現在中國的生產關系是建立在90年代的生產力之上的,那個年代技術落后,需要堆積勞動力的時間來完成工業生產,所以當時很多都是勞動密集型工作,后來逐步發展成資本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可是我們的生產關系依舊沒有改變。
? 要建立更好的社會保障體系,就需要更好的公有制生產關系,說直白一點就是國有資本規模需要更加擴大,要不然社會保障體系從何而來?高福利高保障是需要國有經濟高收入才可以實現的,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要提振內需,就需要降低失業率,但是失業率和人口年齡結構,產業發展水平,國際地緣形勢密切相關,在12月的文章《》中解釋了失業率和人口結構的關系。
僅僅依靠傳統經濟工具已經無法解決新的問題,或者說時間延后的影響太大,需要新的手段,新的理論創新。
傳統的那種固定工作時間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發展,法久生弊,這是歷史規律,需要改革,讓工作時間更加彈性,要和失業率掛鉤。
當失業率過高的時候,就需要降低平均工作時間,讓更多人就業,當失業率過低的時候,就需要提高平均工作時間,以滿足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勞動時間,失業率,勞動報酬和生產力之間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關系,不能是一成不變的。
比如說政府服務大廳,完全可以7*10小時辦公,但是里面的工作人員每周上班35小時,排好班就可以了,這不就增加了勞動崗位嗎?當然,會小幅犧牲部分勞動收入。
企業也可以這樣調配,像富士康這些地方其實一直都是如此,訂單多的時候瘋狂加班,訂單少的時候就拿底薪,其實很多工作都應該像富士康那樣有彈性。
現在很多工廠大量采用自動化,很多辦公都開始用AI取代人工,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生產力快速提高的體現,既然生產力提高了,就要抓緊時間研究新的生產關系,只要生產關系匹配生產力發展,宏觀經濟會立刻活躍起來,內需不用提振也會滿血復活。
要在底層邏輯上突破創新,不要把思想局限在某一些短期政策上,比如說發放消費補貼,以工代賑,研究生擴招。這些政策只是解決短期問題,未來還是會有新問題,甚至連短期問題都解決不了。
可以在某一些城市開展試點,比如說在東部的溫州,中部的宜昌,西部的綿陽開展生產關系改革的試點工作,工作時間浮動制,把失業率和工作時長動態調節,看一段時間之后整個城市的經濟指標如何。如果效果很好,可以推廣到全省,最后全國推廣。
全世界的經濟危機隨時都可能爆發,靠局部打補丁一樣的逆周期經濟政策效果有限,以后效果會越來越差。一旦進行生產關系的改革,就會促進生產力進一步提高,直接把美國甩開幾個身位,美國無論怎么折騰都沒意義了。
結束
請關注并點贊+在看。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我創作路上的動力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由荊棘阿甘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