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完全靠白手起家并建立政權的,也只有劉備了。
劉備生活的那個年代,做官是要看道德與出身的,如果有一個好的出身,再做做秀,孝敬一下父母,起碼就是個孝廉,很容易進入仕途。
劉備雖然是皇族后裔,但他的家里卻很窮,以販賣草鞋和織蘆席為生,但是,不要以為劉備沒有一點資源的,他的祖父劉雄被舉為孝廉,做過縣令,他的父親劉弘早早去世,但也被舉為孝廉,并擔任過小吏。
如果劉備的父親不早逝,能夠活下來的話,應該能達到劉備祖父的成就,當個縣令。
自從劉備父親早逝,劉備靠舉孝進入仕途的路就斷了,其實劉備的家族是有一定實力的,在當時能夠被舉為孝廉的人,其家族都不會差到哪里去的。
劉備有自己進入仕途的辦法,就是找商人拉贊助,然后招兵買馬,跟隨校尉鄒靖討伐黃巾軍,劉備因功被封為安喜校尉,從此之后,劉備就進入仕途,這是劉備人生中最重大的轉折,黃巾起義給了劉備這樣的人一個機會。
劉備
劉備靠商人的資助拉起一支隊伍,這是劉備創業的原始資本,雖然商人地位低下,但劉備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成功。
劉備起兵,他的家族幾乎沒有人支持,同宗劉元起也不過是贊助劉備讀書而已,至于討伐黃巾軍,全靠劉備自己的能力。
后來漢靈帝又取消了因功封官的做法,導致劉備失去人生中的第一個官職,但劉備沒有放棄,跟隨毌丘毅到丹楊募兵時,劉備再次因功被封官,擔任下密縣丞、高唐尉、高唐令等官職,后來高唐縣被黃巾軍攻下,劉備又丟了官。
劉備投靠公孫瓚后,因為屢立戰功而被封為試守平原縣令,后領平原國相,北海相孔融被黃巾軍包圍,派太史慈請劉備支援,劉備二話不說求援孔融,又立了功。
曹操攻打徐州陶謙,陶謙向公孫瓚求援,公孫瓚派劉備與田楷救援,陶謙去世后,舉薦劉備代理徐州牧,劉備在徐州鄉紳的支持下主政徐州。
劉備從一無所有到做到徐州牧,大多數時候是靠戰功,只有打了勝仗才叫戰功,敗仗不可能是戰功,這說明早年劉備打仗并非全是敗仗。
劉備關羽張飛
《三國志 先主傳》: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
跟隨校尉鄒靖抗擊黃巾軍有功,被任命為安喜縣尉,相當于一個縣的公安局長,官職也不小了。
《三國志 先主傳》: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毌丘毅詣丹楊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
劉備與毌丘毅在下邳遇到賊兵,劉備力戰有功,被任命為下密縣丞。
《三國志 先主傳》:數有戰功,試守平原令,后領平原相。
劉備與公孫瓚雖然是同學兼同鄉,但是劉備能在公孫瓚手下升官,靠的還是戰功,而不是關系。
說劉備老打敗仗其實是不對的,應該是有勝有負,只是敗仗比較有名,比如說劉備被呂布偷襲了徐州,二次占據徐州后,又被曹操打得全軍覆沒。
盡管打了不少敗仗,但并不妨礙劉備受到各路諸侯的尊重。
《三國志 先主傳》: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劉備投靠曹操后,曹操上表朝廷任命劉備為左將軍,對他更加禮遇,出門兩人共坐同一輛車,坐在家里兩人坐在同一張席子上。
曹操還說天下英雄只有他曹操和劉備,對劉備是相當地看重。
《三國志 先主傳》: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
劉備投靠袁紹,袁紹派將領在路上迎接,并親自到距離鄴城二百里的地方跟劉備相見,這可是諸侯的禮節,袁紹可是出身四世三公的人物,對劉備同樣如此看中。
《三國志 先主傳》: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
劉備投靠劉表后,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用上賓的禮節對待先主,這同樣是以諸侯的禮節對待。
曹操認為劉備是英雄
一個屢戰屢敗的劉備,為什么被當時割據一方的勢力當成諸侯來對待?
因為劉備是一個英雄,曹操說的沒錯,劉備不是普通人,雖然出身沒落皇室,家族衰微,但劉備憑借個人能力成為一方諸侯,盡管屢打敗仗,但劉備從來不認輸,也永遠不放棄,最關鍵的是劉備身邊有著超一流的人才一直跟隨他。
跟隨劉備的人才首推關羽、張飛,還有趙云、簡雍、孫乾、糜竺、糜芳,還包括后來的諸葛亮、龐統、魏延、馬超、黃忠等人。
這些人為什么要跟隨劉備?
因為劉備所建立的是一個不論出身,只論才能的政權,也就是唯才是舉。
都知道唯才是舉是曹操發明的,但實際上真正這么做的人是劉備,東漢末年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勢力最大的其實是士族集團,這些士族通過聯姻、門客、收徒形成一個龐大的政治集團。
舉個例子,汝南袁氏與弘農楊氏是聯姻家族,楊修的母親是袁術的妹妹,楊修稱袁術為舅舅,曹操在掌控朝廷之后,就打壓楊修的父親楊彪,一度想殺了楊彪,但很多人反對,曹操沒殺成,后來曹操依然沒放過楊修。
當時入仕做官是要看出身的,加入某個割據勢力同樣是看出身,比如說曹操,手下全都是出身士族的人才,比如荀彧、荀攸、郭嘉、程昱、鐘繇、陳群、杜襲、戲志才,無一不是出身士家大族,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出身,都沒有人推薦你。
劉備手下很多出身低微的人
曹操手下人才濟濟,幾乎沒有寒族,出身寒族的根本沒機會得到重用,而且被這幫士族打壓,所以盡管曹操想搞唯才是舉,但實際任用并不大,也沒有出身寒族的人投靠曹操。
但是劉備不一樣,劉備手下的人才大多數都是出身低下的,連寒族都算不上,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個集團。
屌絲
比如關羽,在家鄉犯了事,逃亡在外,四處流浪,連個家都沒有,社會最底層的人物。
張飛出身不詳,但肯定不是士族。
趙云大概率是常山郡有頭有臉的人物,但出身不詳,史書沒記載。
糜竺、糜芳兄弟倆是商人出身,盡管他們很有錢,但商人在當時政治地位低下,還不如農民,曹操也曾拉攏兄弟倆,但他們始終跟隨劉備,糜芳投降孫權則是意外事件。
很少有士族支持劉備
簡雍是劉備的同鄉,從小就認識劉備,大概率不是士族。
孫乾曾被名士鄭玄推薦給州里,劉備擔任徐州牧,征辟孫乾為從事,孫乾能被鄭玄推薦,大概率是士族。
諸葛亮是寒族,也就是沒落的士族,跟劉備有些類似,祖父和父親都能進入仕途,但父親都是早逝,家族開始沒落。
從這些人的出身來看,在劉備未奪取荊州之前,跟隨劉備的幾乎都是出身低微的,要么是社會底層,要么是寒族,寒族也是被士族排擠的。
這群人也想有出路,也想出人頭地,他們認為跟隨劉備能夠改變命運,事實上也做到了,劉備稱帝后,這些跟隨劉備的人社會地位都得到了提升。
劉備在當時的漢末是一個另類,不管曹操也好,孫權也罷,政權中的主力都是士族,只有劉備是個例外,是一群沒地方去,聚在一起通過戰爭手段謀取出路。
屌絲
劉備集團的成功,是一群屌絲逆襲的故事
雖然當時的社會是士族主層,但士族之外的人總想出人頭地,這批人唯一的辦法就是抱團取暖,劉備能夠善待這批人,以禮相待,讓這批人格外感動。
古人的等級是森嚴的,劉備作為主公,與關張這些的底層人物睡在一張床上,那是自降身份,是以禮相待,連刺客都被劉備感動。
劉備沒有實力,因此沒有士家大族支持他,他只能把這批出身不高的人聚集起來打天下,與其說劉備靠能力征服這些人才,不如說這些人才因為沒有其他擠身上流社會的辦法,因此只能聚在一起,通過努力來實現自己出人頭地的夢想,你也可以稱他們為志同道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