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金川案(校補)》
鄒立波
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古籍文獻是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歷史的重要載體。整理出版地方特別是多民族共居區域的古籍文獻,既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四個共同”的有力見證,也將從地方層面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同文旅產業緊密相結合。阿壩州地方志辦公室、阿壩州史志學會編輯出版的《金川案(校補)》(萬朝林、李惠寧校補,2024年12月團結出版社出版),正是這一背景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古籍整理文獻。
《金川案(校補)》 2024年12月團結出版社出版(圖源:四川方志圖庫)
《金川案》是清代乾隆年間兩金川之役檔案資料的抄錄本,成書于1953年以前。其中的檔案資料直接來源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存藏的原檔,對于深入認識和研究乾隆兩金川之役以及清代中央政權對川西北涉藏地區的治理政策等,具有較高史料價值和歷史文化研究意義。目前該書的主要流行版本是1963年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編輯的打印本。此次《金川案(校補)》的出版,彌補了既往版本的不足,有以下貢獻和價值:
一是在保留1963年打印本原貌基礎上,參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存藏的未刊和已刊檔案,以及實錄、方略、年譜、志書等資料,對打印本作了細致的校對、補錄,查缺補漏,并以不同顏色字體區分,注有按語說明,附有校注史料一覽表,是一部規范、嚴謹的文獻校勘文獻著作,可為今后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學者提供較為扎實的基礎性史料。這是阿壩州地方文史工作者發揚“修史立典”“存史啟智”“以文化人”時代精神,發掘地方文獻、助推學術研究的又一貢獻。
二是作為“石榴花開·美麗阿壩”地情叢書的組成部分,本書以較為豐富的圖片展示,注重“大美阿壩州”的品牌宣傳,與其他著作從中央與地方、歷史與現實、國家與民族等不同層面,多角度、全方位呈現阿壩州的地情全貌,是深入了解和認識阿壩州優秀傳統文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的一道歷史文化窗口。
相信《金川案(校補)》的出版,將為佐證阿壩州作為中華民族重要歷史走廊,發掘、保存和弘揚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推進文旅事業融合,奠定下又一堅實的實例基礎。
2025年4月15日于川大江安校區
本文內容系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鄒立波(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教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