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已經多次威脅攻打伊朗,并向中東集結了雙航母戰斗群、6架B-2隱身轟炸機。在這種情況下,中東局勢驟然升溫。
美國《紐約時報》披露,以色列原計劃于5月空襲伊朗核設施,卻在最后關頭被特朗普政府緊急叫停。與此同時,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發出警告,稱伊朗距離擁有原子彈“僅一步之遙”。
從以上信息中我們看到,中東局勢,已經來到了一個相當危急的時間點。早在2025年初,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就制定計劃,加速推進對伊朗核設施的軍事打擊方案。
據美國情報機構評估,以色列認為伊朗核能力已突破“不可逆門檻”,若不采取行動,以色列將面臨“生存威脅”。
以色列軍方計劃分兩階段行動,第一階段由特種部隊潛入伊朗,標記地下核設施坐標;第二階段由F-35戰機或美國B-2攜帶鉆地炸彈實施精準打擊。該計劃需要美國提供空中加油、電子戰支援及情報共享,以色列官員甚至樂觀預估特朗普會全力支持。
然而,特朗普的決策出乎意料。《紐約時報》4月16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阻止了以色列的空襲計劃,他決定與伊朗進行談判,試圖達成限制伊朗核計劃的協議。
這一決定背后,是特朗普政府的權衡與考慮。在美國看來,以色列單方面行動,可能引發伊朗對美軍中東基地的報復,甚至將美國拖入全面戰爭。
而特朗普和萬斯等人則主張優先通過談判達成協議,若失敗再考慮軍事選項。最終,特朗普選擇了“先談后打”的折中路線,既保留強硬姿態,又避免直接卷入沖突。
特朗普的這一決策,暴露其政治邏輯的兩面性。一方面,他需要維系與以色列的盟友關系,鞏固自己在國內的地位;
另一方面,特朗普缺乏對伊朗這樣的中等體量國家發動熱戰的膽量。特朗普更傾向于通過“極限施壓加談判”重塑中東秩序,而非冒險開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特朗普按下“暫停鍵”的同時,IAEA總干事格羅西的警告,讓各方神經緊繃。4月16日,IAEA總干事格羅西在德黑蘭直言:“伊朗離擁有原子彈不遠了。”
根據IAEA最新數據,伊朗已儲備大量豐度60%的濃縮鈾,格羅西認為“伊朗人擁有拼圖的碎片,有一天他們也許就能把它們拼起來”。
格羅西強調,“要做到這一點,伊朗還有一段路要走,但伊朗距此不遠了,必須承認這一點。”
格羅西的表態和以色列十分相似,以色列指出,伊朗核設施分散于地下數十米深處,并采用多種防護措施,常規武器難以徹底摧毀這些設施。
若美伊在19日第二輪會談中達成臨時協議,伊朗或暫停部分鈾濃縮活動,換取美國放寬石油出口限制,但伊朗最高領袖對談判前景持悲觀態度。
美國也擔心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導致世界石油供應銳減,油價飆升,進而影響特朗普政府的下一步計劃。特朗普攔住以色列,絕非出于和平主義,而是基于成本收益的冷酷計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